独山州
明弘治七年 (1494) 改九名九姓独山州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州南二十里有独山,据清嘉庆 《贵州通志》 卷2 《都匀府图说》称: “群嶂相联,一峰独峙,州因以名。” 1913年改为独山县。
明弘治七年(1494年)改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属都匀府。1913年改为县。
明弘治七年 (1494) 改九名九姓独山州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州南二十里有独山,据清嘉庆 《贵州通志》 卷2 《都匀府图说》称: “群嶂相联,一峰独峙,州因以名。” 1913年改为独山县。
明弘治七年(1494年)改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属都匀府。1913年改为县。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阿尔古厅。即今四川金川县西南马尔邦乡。四十四年(1779)裁入崇化屯。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四十余里。《水经·淮水注》: “ (椒) 水上承淮水,东北流径蛇城南。” 即此。
即今辽宁本溪市东二十里卧龙镇。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要》 卷10奉天省矿产表: 本溪县卧龙村产铜及铁。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分东胜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次年废。
①即今山东淄博市境之孝妇河。《水经·济水注》:“陇水南出长城中,北流至般阳县故城西南,与般水会。”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明史·地理志》安平州:“南有陇水,下流合于逻水。”《方舆纪要》卷110安平州:
在今四川荥经西境或泸定县境。《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蛮宿川 “在县西境,亦唐时招纳吐蕃之道”。
在今山东济南城北二十里。《寰宇记》卷19历城县: “历水在县东门外十步。按晏谟 《三齐记》 云,历水出历祠下,泉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 《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 鹊山湖 “湖北岸有鹊山,因名
北宋咸平间建,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苦水河畔。《宋史纪事本末》 卷14 “西夏叛服”: 咸平五年 (1002) 李继迁叛,张齐贤等议弃灵州,通判永兴军何亮复上安边书,言 “灵州不可捨,请筑溥乐、耀德二城,
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湘江西岸柳铺。明于此置柳浦巡司。
北宋东京城外城西面广济河上水门。在今河南开封市。《宋史·地理志》: 东京新城“广济河,上曰咸丰,下曰善利”。靖康初,金人犯咸丰门,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