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玉泉

玉泉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西玉泉山。因泉水清澈、晶莹如玉而名。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引赵著碑记云:“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泉自山而出,鸣若杂珮,色如素练,泓澄百顷,鉴形万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3:“泉出石罅间,潴而为池,广三丈许,名玉泉池。池内如明珠万斛,拥起不绝,知为源也。水色清而碧,细石流沙,绿藻翠荇,一一可辨。池东跨小石桥,水经桥下东流入西湖,为京师八景之一,曰‘玉泉垂虹。’”水出山名玉河,汇入昆明湖,东南流入北京城,为元、明、清北京城主要水源。

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9:“南齐建元中,僧昙超说法于此,龙王来听,为之抚掌出泉。”即此。

③又名玉泉井。在今河南济源市东一里。《明一统志》卷28怀庆府:玉泉“在济源县东浝水北岸。唐卢仝尝汲此泉煮茶。其傍有寺”。

④在今湖南资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82兴宁县“程水江”条下:“又玉泉,在县(今兴宁镇)西四十里。上有玉泉馆,洪武十二年建。”《清一统志·郴州一》:玉泉“渟瀜如镜”。

⑤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上。《清一统志·同州府二》:玉泉“其水自崖而下,莹洁如玉”。玉泉院以此名。

⑥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5凤翔府凤翔县:玉泉“在府治西北五里。引以溉田”。


在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山和灵隐山间的青芝垭口。《大清一统志》:玉泉“在钱塘县西净空院。南齐建元中,释县超说法,龙君来听,抚掌出泉”。因名。泉晶莹明净,向有“湛湛玉泉色”的美称。流量较大。建有长13米、宽10米的玉泉池,养鱼观赏。有“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的意趣。“鱼乐园”匾额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手迹。1964年以池为主景,建成占地约11亩、具江南园林特色的新庭院。为杭州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抚夷县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北。东汉省。北魏复置,属陇东郡。隋废。②唐贞观八年(634)废石门、盐泉等县置,属戎州。治所在今云南盐津县境。天宝元年(742)废入义宾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

  • 石坎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坎镇。清设石坎汛,有把总驻防。

  • 十八盘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石壁峪中。路陡绝,左右悬铁练引客上下。十八盘尽处,为南天门。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北泰山上。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盘道险绝,左右悬铁索引客上下,过十八盘,即到南天门。

  • 铜梁县

    唐长安四年 (704) 置,属合州。治所在奴��山列宿坝 (在今四川潼南县东南)。 《元和志》 卷33铜梁县: “取小铜梁山为名。” 开元三年 (715) 移就涪江南岸 (

  • 沙喇雅斯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萨雷贾兹。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沙喇雅斯水“北流,经沙喇雅斯卡伦东(卡伦东南至特克斯塞沁卡伦七十里)”。

  • 革泥

    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南。明置土巡检司于此。

  • 彭道鱼池

    一名郭池。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南十里。《汉书· 地理志》 阆中县: “彭道鱼池在西南。”

  • 布雨尔湖

    元代名捕鱼儿海子。即今内蒙古东北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与蒙古国东方省交界之贝尔湖。《清一统志·黑龙江》:布雨尔湖“在呼伦布雨尔西界。旧名捕鱼儿海。喀尔喀河西北流至此汇为大湖。又北流为乌尔繖河”。古湖名

  • 三浰水

    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之和平河。《明史·地理志》连平州和平县:“西北有浰头山,三浰水出焉,亦名和平水。”《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和平县:三浰水“在县北三十里。其源一出龙南县之牛冈,一出九连山,水流屈曲,

  • 南陵

    又名见子陵。西汉文帝母薄太后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二十里白鹿原上太康村附近。《三辅黄图》 卷6: 南陵 “在霸陵南,故曰南陵”。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陕县与渑池县界崤山上。崤有二陵,南陵为夏后皋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