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堰头村
即大堰村。今浙江衢县北玳堰乡。
即大堰村。今浙江衢县北玳堰乡。
即素馨斜。又名内人斜。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花地。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9:素馨斜“又名曰花田。方信儒诗:千年艳骨掩尘沙,尚有余香入野花;何似原头美人草,风前犹作舞腰斜”。
古代西藏族部名。即象雄。古译称羊 (扬)同,分为大羊同、小羊同二部,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之拉达克地区,小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扎达、普兰等县境。
亦作虑真、女直、女质、朱里真。本源于唐代之靺鞨,五代时始称女真。分布于我国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东至于海。分生、熟女真两大部分。北宋末,生女真之完颜部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灭辽之后又灭北
在今贵州遵义市城区东南十五里永康乡皇坟咀。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杨璨墓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1957年清理发掘前已被破坏,出土文物较少。腰坑内获铜鼓两面,铸造精美。墓用白
①又名卧龙山。蒙古语名巴罕呼喇呼山。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四十里上都河北兆奈曼苏默古城(上都故城)北。《元史·刘秉忠传》:宪宗五年(1255),“帝(忽必烈)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景董山上。《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景东城”条下:“又别为小城,在卫城之西,据景东山之顶,周三十余丈,开东北门以望远,名玉笔城。”明洪武中筑,在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山上。
在今湖南浏阳市后。本名归鸿楼。《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引《山堂肆考》:“归鸿楼,宋杨时建,取目送归鸿之义, 自为图记之。后张方邵修建,易今名。”
在今甘肃礼县南。《方舆纪要》 卷59秦州礼县: “雷王山在县南四十里。”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水经·赣水注》: “牵水西出宜春县,牵水又东径吴平县,牵水又东径新淦县,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称也。” 《清一统志·袁州府》: 袁江“古名南水,亦曰牵水,又曰渝水”
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泉子街一带。本西域东师后王国都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南。本西域车师后国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