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瓜州

瓜州

①春秋时为羌氐戎和允姓戎所居之地,在今甘肃敦煌市境。《左传·襄公十四年》:“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羌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杜注:“瓜州地在今燉煌。”又《昭公九年》:“允姓之奸居于瓜州。”

②北魏孝昌中置,治所在敦煌县(今敦煌市西)。辖境相当今甘肃酒泉市以西地区。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五年改为西沙州。

③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晋昌县(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元和志》卷40:瓜州“地出美瓜,故取名焉。狐食其瓜,不见首尾”。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一带。西夏末废。

④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属沙州路。治所即今安西县西南瓜州口。明废。

⑤即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唐张祜《题金陵渡》诗:“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春秋时为允姓之戎所居。其地在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左传》昭公九年(前533年):“允姓之奸,居于瓜州。”(2)北魏孝明帝罢敦煌镇置,治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酒泉市以西地区。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敦煌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五年改为西沙州。贞观七年(633年)改为沙州。(3)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晋昌县(今安西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部分地。大历十二年(777年)后属吐蕃,大中后先后为张氏、曹氏所据。五代时依附甘州回鹘。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地入西夏,蒙古灭西夏后废。(4)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瓜州口。属沙州路。二十八年徙其民于肃州(治今甘肃酒泉市)。明属沙州卫。后废。(5)即“瓜洲(1)”。


猜你喜欢

  • 蜈松关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清一统志·沅州府》: 蜈松关 “在芷江县西六十五里”。

  • 奉城

    即江津戍。在今湖北荆沙市 (沙市) 南长江中。《寰宇记》 卷146江陵县: “故奉城在燕尾洲上。郭仲产 《荆州记》 云: 江津长车之领百家主渡江南渚州贡奉,谓之奉城。” 《水经·江水注》: “洲上有奉

  • 别十八里

    即别失八里。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三年(1286),“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八里,置元帅府即其地总之”。即此。

  • 临湘县

    ①秦置,为长沙郡治。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寰宇记》 卷114: “以地临湘水为名。” 西汉为长沙国治。东汉为长沙郡治。南朝宋为湘州治。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为长沙县。②北宋至道二年 (996) 改

  • 临川城

    北魏时高昌国置,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南。《梁书·高昌国传》: 其国置四十六镇,有临川镇。

  • 游顿街

    即今江西临川市南四十里油顿。清同治《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游顿新墟。《中华民国新地图》 作游顿。

  • 保塞砦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于安儿城置,属西宁州。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西宁州: “东至保塞砦五十七里。”

  • 武县

    即西汉之骆县。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太罗河注之。水源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径武县故城南。《十三州志》 曰,武县在善无县西南百五十里,北俗谓之太罗城。”

  • 塔下堡

    在今广东龙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龙川县: 塔下堡 “在县西北,水道出江西安定、安远二县界。又有浊溪、高涧诸处,旧皆为哨守处”。

  • 不羹

    春秋楚邑。有东西二不羹,一在今河南舞阳西北沙河入汝水处;一在襄城县东南二十里汝水北岸。《左传》:昭公十一年(前531),“楚子城陈、蔡、不羹”。杜注:“襄城县东南有不羹城,定陵西北有不羹亭。”又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