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甘洛县

甘洛县

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安塞、甘泉二县析置,治胡皮头(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胡皮头)。后迁王家坪(今甘泉县西北王家坪)。1936年12月并入甘泉县。


(1)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4年由陕西省甘泉县西北部洛河流域析置,治胡皮头(今属甘泉县下寺湾乡),后迁王家坪(今属甘泉县石门乡)。1937年仍并入甘泉县。并迁治甘泉县城。 (2)今县名。在四川省南部。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面积 2150.8 平方千米。人口18.3万。辖7镇、19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市坝镇。1956年析越嶲县地置呷洛县。1959年更名甘洛县,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彝语“”为一个家族居住之地,“”是一条槽沟;或“甘洛”与“呷洛”同为译音,彝语“呷”为姓氏,意为“呷姓氏人居住的地方”,“呷”易误读,故改为“”。地处川西南山地,县境东依大凉山,西靠小相岭。普雄河自西南流经县境中部,右纳南来之斯觉河、甘洛河,左有田坝河等水注入,汇后称尼日河,流至县北界成昆铁路尼日站处入大渡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有草场60余万亩,牧牛、羊。农产有玉米、荞麦、马铃薯、稻,并产核桃、板栗等。有煤、铁、铅、锌、石膏及菱镁矿。有水泥、印刷、木材加工、食品等工业。县西南嘎日,1949年前是大凉山有名的奴隶市场。县西北田坝的花椒、蜡虫、蚕丝等贸易会期不断,外商云集。成昆铁路及皇越公路经此。有县烈士陵园及埃岱温泉。


猜你喜欢

  • 渌州

    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属辽阳府。治所在弘闻县 (今吉林临江市)。因鸭渌水而名。辖境约当今吉林临江、白山二市,抚松县及朝鲜慈城郡一带。末年废。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治弘闻县(今吉林临江市)。末年废。

  • 滨江砦

    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明洪武二年(1369) 于此置滨江巡司,清移驻今珠坑镇。

  • 罗布林卡

    清乾隆二十年 (1755) 七世达赖喇嘛建,在今西藏拉萨市西郊,为历代达赖喇嘛之夏宫。藏语意为 “宝贝园”。为占地36万平方米,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和达旦明久颇章等三组宫殿组成,每组又分宫区、宫前区、

  • 顺圣县

    辽应历十三年 (963) 置,属奉圣州。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北六十里东城。统和中属弘州。明初废。古县名。辽应历中置,治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东城。属奉圣州,寻属宏州。明初省。

  • 界首河

    即今四川叙永、纳溪二县境之永宁河。《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永宁河 “亦曰界首河”。《明史·曹震传》: 洪武二十四年 (1391),“会永宁宣慰司言: 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

  • 威海卫市

    1945年置,属山东省。即今山东威海市。1948年改为威海市。1950年改威海县。1951年复改威海市。旧市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置威海卫行政办事处(县级)。1945年改置威海卫市(专区级)

  • 桃枝湖

    一名桃坑湖。在今福建长乐市南十余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桃枝湖 “五代王闽时所凿。宋咸平、熙宁中再浚。周五百余丈,溉田二十九顷”。

  • 南埠隘

    在今江西龙南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龙南县: 南埠隘 “在县东南上蒙保。密迩浰头、岑冈,旧称阨塞”。

  • 云中

    战国赵武灵王筑,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古城村西古城。《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 西苏尼特旗

    简称西苏旗。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翼旗。1947年驻温都尔庙(即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东南朱日和镇)。1958年迁驻赛汉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