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甘溪镇

甘溪镇

①北宋置,属新明县。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北永兴镇。

②即今江西上饶县南甘溪村。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上饶县南有乾溪。丁文江《中华民国新地图》作甘溪。


(1)在湖南省衡东县中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2.98万。镇人民政府驻甘溪,人口 3600。东侧有甘溪港,镇以溪名。1950年置甘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9年夏浦乡并入,并置镇。产油茶、红枣、席草、药材。矿产有铅、锌、萤石、沙金。有制鞋、针织、建材、农机修配等厂。水轮泵水电站、火力发电厂和县属铅锌矿驻此。镇区设有圩场。衡攸公路经此。名胜有金觉峰、锡岩仙洞。(2)在四川省蒲江县西北部。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甘溪,人口760。原名干溪铺,又名龙泉铺。以场南有干溪沟,后以水味甘甜,更名甘溪,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建铺成场。1949年为甘溪乡,1956年并入大塘乡。1958年为团结公社,1961年分置甘溪、大塘二公社。1983年复为甘溪乡,1992年改置镇。有电力、机修、建材、食品、粮油加工等业。特产土陶制品。川藏公路经此。有宋塔、龙爪堰碑记等古迹。(3)在陕西省旬阳县西部。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甘溪河,人口 1020。镇以河名。1950年设甘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与大岭乡合并设甘溪镇。主产玉米、小麦、水稻,盛产蚕茧、油桐、烤烟、苎麻、茶叶。为当地农副产品集散地。镇旬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吴头楚尾

    一作楚尾吴头。指今江西北部。春秋时为吴、楚二国交接之地,吴在东,楚在西,故云。宋黄庭坚《谒金门》词:“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指此。指今江西省北部。其地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吴在东,楚在西,故云。见

  • 金汤军

    唐乾符二年 (875) 置,属雅州。治所在荣经县 (今四川荥经县)。后废。

  • 缑山

    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移居于此,作有 《缑山西峰草堂作》 诗。古称缑氏山、覆釜堆、抚父堆。在河南省偃师市南。东西长1千米。山体为红砂岩。海拔308米。山上有武则天手

  • 穿江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为鸣水江上源。《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穿江在 “县西十里。源出葵山,东南流二十里,有石山穹窿,水过其下,东入郁林州境,即定川江之上源”。

  • 哈拉齐河

    今内蒙古凉城县南弓坝河,流注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 哈拉齐河 “在 (镶红旗察哈尔) 旗西南七十里。源出镶蓝旗察哈尔界内,东北流入黛哈池”。

  • 安远河

    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宁远河。《舆地纪胜》卷127引《元和志》谓之宁远水。《明一统志》谓之大河水。《清一统志·琼州府一》:安远水“在崖州(治今崖城镇)北……《旧志》:大河水在州北三里,流至城北分流,一由城

  • 调弦 (絃) 穴口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调关镇 (调弦口)。《清一统志·荆州府》: 调弦穴口 “在石首县东六十里。岸上有调弦亭。水溢则泄入监利界”。

  • 绿眉水

    即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河。《明一统志》卷85江州: 绿眉水 “在州治南。流入左江”。

  • 蓬台 (臺)

    在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水经·小㶟注》: 如浑水西支流入宫城后, “其水夹御路南流径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毁建白楼”。《魏书·太宗纪》 载: 泰常元年 (416) 十一月,另 “筑蓬

  • 隗山

    一名嵬山。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九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泽州端氏县有 “隗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