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河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南,滦河支流由此入海。《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 《志》 云,县南三十里又有甜水河,亦流入于七里滩。”
②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6巩昌府通渭县: 甜水河在 “城西北七里,出甘谷,引流入城,藉以取汲”。
③即今宁夏隆德县之渝河。为葫芦河支流。《清一统志· 平凉府一》: 陇水,“ 《旧志》: 陇水二源: 一为甜水河,源出隆德县六盘山,亦名六盘水,西南流径县北半里,又西过神林堡,入静宁州界,径州南一里,至州西南与苦水会。宋时谓之好水”。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南,滦河支流由此入海。《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 《志》 云,县南三十里又有甜水河,亦流入于七里滩。”
②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6巩昌府通渭县: 甜水河在 “城西北七里,出甘谷,引流入城,藉以取汲”。
③即今宁夏隆德县之渝河。为葫芦河支流。《清一统志· 平凉府一》: 陇水,“ 《旧志》: 陇水二源: 一为甜水河,源出隆德县六盘山,亦名六盘水,西南流径县北半里,又西过神林堡,入静宁州界,径州南一里,至州西南与苦水会。宋时谓之好水”。
北魏太平真君中建。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御河东曹夫楼东北。 为道教宫观。 《水经· 㶟水注》: “ (大道坛庙) 坛之东北,旧有静轮宫,魏神䴥四年造, 抑亦柏梁之流也。 台榭高广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高州置,属湖广行中书省。治所在电白县 (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南旧城村)。大德八年 (1308) 移治茂名县 (今高州市),属海北海南道。辖境相当今广东高州、茂名、电白、
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张家渡水“在县东南。其水西北流,有庐江、河口、分陂、幽溪、皂江、义昌、王江、明德、萧泷诸水,皆分流交会而入赣江”。
元延祐三年(1316)升缙山县置,属大都路。州治即今北京市延庆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生于此。”故名。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延庆县地。明洪武三年(1370)废。元延祐三年(1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十里。清雍正间尝置松桃厅于山下。
唐武德元年 (618) 析阆中县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二龙镇。七年 (627)省入阆中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阆中市东南。为阆州治。七年废。
西周初封国。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春秋》:隐公七年(前716)“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杜注:“汲郡共县东南有凡城。”又《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①即宛委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水经·渐江水注》:“(山阴)南又有玉笥、竹林、云门、天柱精舍,并疏山创基。”《史记·太史公自序》:“上会稽探禹穴。”《正义》引《括地志》:“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
明隆庆四年 (1570) 置,属隆安县。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0隆安县 “驮演寨” 条下: 梅龟堡 “在县东南五十里,有戍兵以扼梅龟岭之险”。
即今江西宜丰县北找桥。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曾置找桥政治局(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