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沙

白沙

①即今江苏仪征市。为扬子县(治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滨江沙洲。南齐建武初于此置军戍守。唐至德二载(757)永王璘起兵,其将冯季康奔白沙,降淮南采访使李成式;上元元年(760)刘展据广陵,军于白沙, 皆即此。五代唐同光二年(924),吴王至此观楼船,更名迎銮镇。

②在今安徽岳西县西南一百六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③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白沙。《明通鉴》附编:清顺治八年(1651)夏四月,“明郑成功复踞厦门,大会文武誓师,斩郑芝莞以徇,鸿逵惧,以所部付成功,退居白沙”,即此。

④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史记·东越列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东越王余善“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汉武帝遣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即此。《史记索隐》:“今豫章北二百里,接鄱阳界,地名白沙。有小水入湖,名曰白沙坑。东南八十里有武阳亭,亭东南三十里地名武林。此白沙、武林,今当闽越入京道。”《寰宇记》卷107饶州鄱阳县:“白沙在县西。水路一百二十里。沙白如雪,因以为名。”

⑤在今河南洛阳市东。《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庄宗李存勗“猎于白沙”,即此。胡注:“自白沙至龛涧,其地皆在洛阳东。”

⑥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隋书·杨素传》:伐陈,陈将戚欣守狼尾滩,素夜袭之,“令大将军刘二恩率甲骑趣白沙北岸,迟明而至,击之,欣败走”。《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白沙驿“在州西百二十里。……今为白沙馆”。

⑦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湘江上。《资治通鉴》:南朝齐永元二年(500),萧颖胄遣将杨公则向湘州,“湘州行事张宝积发兵拒守,未知所附。杨公则克巴陵,进军白沙,宝积惧,请降”,即此。

⑧即今广东台山市西白沙镇。新宁铁路有支线(白沙支线)通此。

⑨即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白沙。清时设把总驻守。

⑩即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白沙河口北白沙。《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延德水”条下:“又白沙铺西南有黎白港,盖即延德水也。”


(1)古地名。(1)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西南白沙。明属宁波府定海县。嘉靖年间倭寇由此侵犯奉化县。(2)即今福建省晋江市西南白沙。《明通鉴》附编:清顺治八年(1651年)夏四月“明郑成功复踞厦门,大会文武誓师,斩郑芝莞以徇。鸿逵惧,以所部付成功,退居白沙”,即此。(3)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东北。因其地沙白如雪得名。《资治通鉴》: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汉“以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以击东越”,皆指此。(4)在今江西省吉水县西北。南宋属吉水县。元置巡检司于此,属吉水州。(5)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庄宗李存勖猎于白沙,即此。(6)又作白沙戍。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湘江上。《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径白沙戍西。”《资治通鉴》:南朝齐永元二年(500年),萧颖胄以南康王宝融举兵江陵,遣将杨公则向湘州,“湘州行事张宝积发兵拒守,未知所附。杨公则克巴陵,进军白沙,宝积惧,请降”,即此。(7)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白沙。清设把总防守,属麦岭营管辖。(2)集镇名。(1)在安徽省濉溪县西南部。白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560。因境内有白沙寺得名。产小麦、大豆、甘薯、棉花等。有磷肥厂。宿蒙公路经此。(2)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境中部。属牙叉镇,人口800。为原白沙镇人民政府驻地。1957年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改镇。2002年并入牙叉镇。产稻、甘蔗、橡胶、木薯等。为县主要产粮区。邦南公路经此。纪念地有白沙起义旧址。(3)在甘肃省清水县东部、牛头河上游北岸。白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060。晋始为白沙镇。产***、烤烟。有地毯、木器加工业。为县东部农贸集市。有公路通永清镇。西北山谷汤浴河畔有温泉,并设有疗养院。(3)村名。(1)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东洞庭山西麓,濒临太湖。属东山镇。人口 1300。种植业以花果为主,盛产枇杷、杨梅、红橘、石榴、茶叶等,尤以“白沙枇杷”著名。有网络丝、船舶配件等厂。环岛公路经此。(2)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部。属海尾镇。人口710。因村址处在一片沙地上,故名。产稻、甘薯、花生、西瓜、甘蔗等。土特产有西瓜子、腰果。石海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牛甸湖

    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7顺州:牛甸湖在“州(今顺州乡西北州城)东二里。其下流合于河头溪”。

  • 通西府

    元大德元年 (1297) 于蒙阳甸置通西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北部孟音。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后废。

  • 团圆山

    在今山西石楼县西北。《寰宇记》卷48石楼县:“团圆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东西一百八里。其山顶高而团圆。”

  • 合河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境之霍林河。《清一统志·科尔沁》:合河“蒙古名和尔。自扎鲁特左翼之北,东流入境,经左翼西北三百三十里,又东经右翼西一里,又东经右翼前旗、后旗地,入因沁插汉池”。

  • 仙芝水

    即古域谷水。在今山西永和县西。《金史·地理志》:永和县有仙芝水。《清一统志·隰州》 引《县志》:仙芝河“源出仙芝谷,西南流经县西,又西南入黄河”。

  • 江西

    ①隋唐以前,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另外,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即指此。②唐方镇名。广德二年(76

  • 易俗河市

    即今湖南湘潭县治易俗河镇。《清一统志 ·长沙府二》 “涂田市” 条下: “易俗河市,在(湘潭) 县西南二十里易俗河口。”

  • 巨里城

    又名巨合城。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后汉书·耿弇传》:建武五年(29),张步将费邑守历下,“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邑趣救,弇“即分三千人守巨里, 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城,大破之,

  • 大枪岭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北六十里大枪岭下。明初置巡司于此。

  • 柴沟堡

    即今河北怀安县治。元设柴沟营。明正统初筑堡,嘉靖中设参将于此。清设守备于此,雍正中改置都司。1949年怀安县治由怀安镇迁此。明正统二年(1437年)筑,在今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