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河

白河

①一名白遂河。北运河源流之一,在今北京市东北部。《元一统志》:白河“在(顺)州东二里。古名白遂河。发源自密云界,由本州东南流入通州潞河。水势激冲,沙地疏恶,每岁雨潦暴溢,则泛滥散出,广狭深浅,无有常度”。《方舆纪要》卷11通州:白河,“《志》云,河两岸皆白沙,不生青草,故名”。

②即淯水。源出今河南嵩县西南,在湖北省境与唐河会合后称唐白河,至襄樊市入汉水。《明一统志》卷30南阳府:淯水“在府城东三里。俗名白河,其源自嵩县双鸡岭东南流,经南阳、新野,……与泌水合流,南至襄阳入汉江”。

③在今甘肃酒泉市西南。《明史·地理志》肃州卫:“西南有白水,又西北有黑水,东南有红水,俱流入白水。”清梁份《秦边纪略》卷4:卯来泉水“东北流向肃州,堰坝灌田,而河水差小,及合清水、红水、白水、沙河,从下古城由边东流,谓之讨来河。至岔口、镇夷界,合张掖河水,谓之天仓河,东北流向合黎焉”。


(1)旧称济水。汉水中游支流。在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北部。源出河南省嵩县南伏牛山,南流至新野县入湖北省境,在襄樊市陶岗附近与唐河汇合后称唐白河,在襄樊市入汉水。长328千米,流域面积1.22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刁河、湍河、潦河等。干、支流大部流经南阳盆地,富航运、灌溉之利。上游建有鸭河口水库。(2)藏语称嘎曲,意为“白色的水”。黄河上游支流。在四川省北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源出红原县南缘岷山中段西侧的山地。有左右两源,两源至龙日坝北汇流后始称白河。北流经安曲、邛溪镇后,至瓦切入若尔盖沼泽区,于索克藏寺注入黄河。长311千米,流域面积 5500 平方千米。中、下游河道弯曲。沿河湖泊星罗棋布,为川西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姜麽戍

    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三十里佑君镇附近。北周及隋为可泉县治所。《旧唐书·地理志》 西泸县: “梁置可泉县,隋治姜麽戍。武德七年移于今。天宝末改为西泸。” 《元和志》 卷32巂州: “姜麽戍在西泸县西南三里

  • 沙亭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平乐县西三十五里。贞观七年(633)废入平乐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西。属乐州。贞观七年(633年)废。

  • 柘矶山

    一名沙山。在今江西湖口县北四里柘矶。《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湖口县: 柘矶山 “峰峦高峻,沙滩其下”。

  • 宁江州

    辽清宁中(1055—1064)置,治所在混同县(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辖境约当今吉林松原市北部。金初废。辽清宁中置,治混同县(今吉林扶余县东石头城子)。属东京道。辖境相当今吉林省扶余县

  • 安阳山

    ①又名阳山。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五十里阳山。《寰宇记》卷92引《风土记》云:“周武王封周章少子斌于无锡县安阳乡。”《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安阳山,周斌“卒葬山下,山因以名。峰峦奇峭,顶有龙湫,俗

  • 嘉梁州

    唐天宝前置,属雅州都督府。分东西嘉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以后废。

  • 泷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平原县置,为泷州治。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大业初为永熙郡治。唐为泷州治。北宋属康州。南宋属德庆府。元属德庆路,大德八年 (1304) 移治今罗定市。明万历五年 (157

  • 白杨口

    即白羊口。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四十里白羊城村。又称白羊口。即今北京市昌平区西白羊城。地当南北交通要冲,明代为守御重地。《明通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以白羊口道狭,恐我军邀击,乃取昌平东北

  • 受阳坪

    亦作寿阳坪。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唐为受阳县治。《清一统志 ·郧阳府》: 受阳废县,“ 《旧志》: 受阳坪在保康县西南。明成化中,官军讨郧阳贼 (指刘通义军),逼房县西山,贼惧欲走受阳,都御史

  • 红崖市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三里红岩乡。清道光间置汛,有外委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