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百丈山

百丈山

①又名百丈岭。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南七十里,接峡江县界。《寰宇记》卷109袁州新喻县:百丈山“顶阔百丈,因以为名。顶上有葛仙井,井畔有庙”。

②又名大雄山。在今江西奉新县西一百二十里,与修水县接界。《寰宇记》卷106洪州奉新县:大雄山“在县西百四十里。上有吴猛修道处。此山雄杰葱秀,不与群山邻,因以名之。又名百丈山,以水倒出飞泻千尺也。唐宣宗潜游至此赋诗”。《清一统志·南昌府一》:百丈山,“《县志》,百丈山周四十里,与义宁州接界。危峦秀嶂,杰出西北。最高者曰大雄峰,前则平原坦夷,四山环拱,东有迦叶峰,南有灵亭、驻跸峰,北有野狐崖、凤凰埚、笋石,西北有流觞曲水”。

③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百丈山“在县北三十五里。有百丈漈”。1958年建百丈漈水库,瀑布(漈)消失。

④在今浙江庆元县西南,与福建松溪县交界。《方舆纪要》卷94庆元县:百丈山在“县西二十里。悬岩孤峭,下有龙湫”。

⑤一名潜山。在今浙江临安县西龙岗乡。海拔1620米。《水经·渐江水注》:紫溪“水出县西百丈山”。《太平御览》卷46引《吴兴记》曰:“尧遭洪水,此山不没,但余百丈,因以名山。”

⑥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南。《方舆纪要》卷90新城县:百丈山“一名卓笔峰,鼍江绕其北”。

⑦又名华盖山。在今福建莆田县西北八十里。《方舆胜览》卷13兴化军:百丈山“在兴化东北。山有六岩”。《方舆纪要》卷96莆田县“夹漈山”条:百丈山“在夹漈之东,山延袤百余里。上有六岩,曰客厅、曰古仙、曰石塔、曰石伞、曰石楼、曰重元,幽奇万状”。

⑧即今福建将乐县北,与邵武县接界的羊角尖。《寰宇记》卷100南剑州将乐县:百丈山“在县北一百八十里。《建安记》云,百丈山乌道昔越王于上设置台榭,与抚州南丰县分界,上有古兰若存”。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百丈山“在将乐县北百八十里。悬崖绝壁,高出群山”,故名。《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将乐县:百丈山“一名羊角晶,又名钩刀山”。

⑨在今湖北襄樊市南。《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百丈山“在襄阳县南二十里。传云:有麝香兽栖止久矣。刘表遣人采药遇麝香藏坎,得麝香数斗,如石莲,馨香芳馥,非世所有”。《元史·阿术传》:至元六年(1269)攻襄阳,“(范)文虎复率舟来救,来兴国又以兵百艘侵百丈山”。即此。

⑩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舆地纪胜》卷86房州:百丈山“在竹山县微江对岸”。

(11)亦名北障山。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百丈山“在灵川县北一十三里。又名把仗山。重峦叠嶂,绵亘数里”。

(12)在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六十里。《旧唐书·地理志》:百丈县有百丈山。《寰宇记》卷77百丈县:“《图经》云:有一穴口,方园一百尺,深百丈。即汉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此兴叹,因之弃官。唐武德元年置百丈镇。”

(13)在今贵州铜仁市西一百里。《明一统志》卷88铜仁府:百丈山“峰峦崒嵂,林木丛密”。


猜你喜欢

  • 临沧观

    又名劳劳亭。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十五里。宋 《景定建康志》 卷22引 《舆地志》 云:“新亭陇上有望远亭,宋元嘉中改名临沧观,又改名劳劳亭。” 《宋书· 桂阳王休范传》: 元徽二年(474),休范反

  • 孟县

    明洪武十年 (1377) 改孟州置,属怀庆府。治所即今河南孟县。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古旧县名。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孟州置,治今河南省孟州市城关镇。明、清属怀庆府。1996年

  • 石门驿

    ①明置,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南石门乡。《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金溪县:石门驿在“县西五十里。《舆程记》,在府南六十里。又六十里而至建昌郡治”。②明置,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长江北岸石门镇。《方舆纪要》卷69江

  • 赵渡镇

    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赵渡镇 “在朝邑县南十五里。滨渭河。为商贾辏集之处”。集镇名。在陕西省大荔县东南部。赵渡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800。东临黄河,西濒北洛河。因村东有

  • 沪海道

    1914年以前上海道置,属江苏省。治上海县(今上海市)。辖境约当今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和江苏太仓、海门、启东三市地。1927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松江府、太仓直隶州及海门直隶厅辖境置,治上海县(今上

  • 永定陵

    北宋真宗赵恒的陵墓。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东南、蔡庄村北岭上。

  • 杨贵妃墓

    在今陕西兴平市西马嵬坡。《资治通鉴》:唐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攻占长安,玄宗仓皇西逃,行至马嵬驿,六军愤怒,杀死杨国忠。“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至德二年(757)玄宗密令中官将贵妃迁

  • 大姚河

    在今云南大姚县北。《方舆纪要》卷116大姚县:大姚河“在县北。源出书案山,流经县西北,合铁索箐之水,又南流至县西南,合姚州小桥村之水,又东流绕县南,复东北会于青蛉河”。

  • 益昌侯国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永清县东南。东汉废。《水经·巨马河注》: “巨马水东径益昌县故城南,汉封广阳顷王子婴为侯国,王莽之有秩也。《地理风俗记》 曰: 方城县 (治所在今固安县西南方城) 东八十里

  • 略平镇

    北宋置,属德阳县。即今四川德阳市北略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