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河底乡。民国 《洛宁县志》 卷1: “河底镇,在城东北六十里。”(1)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北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河底,人口 4000。 因处古金水湖底部,故名
即焉耆国。其国都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四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又作焉耆国。西域古
1947年由沙湾、和丰二县析置,治乌纳木河(今新疆克拉玛依市东北乌尔禾)。1949年撤销,并入沙湾、和丰二县。1947年由沙湾、和丰二县析置,治乌纳木河(今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1949年撤销,并
一作荡源县。唐武德四年析安阳县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鹤壁市东南六里故县村。六年(623)改属相州。贞观元年(627)改为汤阴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汤阴县置,治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南、鹤壁市
①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东港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下淡水巡司于此。②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0湘阴县“西港”条下:“又县东五十里有东港,下流通汨水。”(1)古地名。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北荡泽河畔。《水经·滍水注》: 波水 “出霍阳西川大岭东谷,……其水又南径蛮城下,盖蛮别邑也”。
①一作訾楼。春秋邾国地,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春秋》: 僖公三十三年 (前627),“公伐邾,取訾娄”。即此。②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南。《左传》: 僖公十八年 (前 642),邢、狄伐卫,卫侯 “师
清置,属广宁县。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南红旗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二》:白旗堡“在广宁县东界。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骁骑校驻防”。
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福永镇。《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东莞县: 福永镇 “在县西南。有福永巡司,旧为屯门固戍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三十一年迁于福永村,因改今名”。(1)古镇名。即今广东省东莞市南
即今安徽濉溪县东南古饶乡。旧属宿州。清光绪《宿州志》卷3:古饶集“至城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