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百花山

百花山

①即百花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与门头沟交界处。《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百花山在府西二百六十里。上多花卉, 因名。绝顶有龙潭。”

②在今河北邢台县西。《明一统志》卷4顺德府:百花山“在府城(按:今邢台市)西南四十二里。甚崇峻,其色青白”。


又称百花坨。在北京市西南部,门头沟区和房山区交界处。为西山高峰之一。主峰菩萨顶,海拔 1991 米;其西南白草畔,海拔 2035 米。由火山熔岩和喷出岩构成,坡度较陡。天然森林茂密。春夏之交,百花争妍,故名。山上旧有仙人桥、望海石、龙王庙、白水庵、金章宗石床等古迹,现多已不存。夏季凉爽,是避暑胜地。


猜你喜欢

  • 高桥站

    ①元置,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高桥镇。明废。②元置,属郁林州。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南桥圩镇。明改为驿。③清置,属锦县 (后属锦西厅)。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高桥镇。《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十三山站” 条下:

  • 开平卫

    明洪武二年(1369),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一带。宣德五年(1430)移治独石堡(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属万全都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

  • 十二都镇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南安流镇西北,琴江与周江河合流处。明、清置巡司于此。

  • 甘草镇

    故址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七十里江中。《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甘草镇在州东北七十里。亦曰甘草市。旧名甘树。一名甘林。东连大洋。洪武七年置甘草泾巡司于此。”清道光中塌入江中。

  • 马湖

    又名龙湖、龙马湖。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之马湖。蜀汉之马湖县及马湖江,以此名。《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屏山县:马湖在“府西百七十里。湖在山顶,长二十里,广七里余,中有土山,可居四百余人,亦谓之龙湖。《志》

  • 沙河

    ①又名㶟余河、温余河、榆河。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有南、北两水。北水称北沙河,源自居庸关,南流经昌平县南。南水名南沙河,源自海淀区西北龙泉寺,汇西山诸泉东流,于沙河镇东南窦各庄与北沙河相

  • 眉石北隘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飞云江南岸沙园村东。《方舆纪要》 卷94瑞安县: 眉石北隘 “在县东南沙园所东。东至大海,南会陌城寨,西至平阳所,北会陡门,极为冲要。嘉靖中,倭贼从此登犯”。

  • 怀化州

    北宋元祐三年(1088)改怀化洞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西南。元改为上怀恩州。北宋羁縻州。元祐三年(1088年)改怀化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龙茗西南。元改名上怀恩州。

  • 五涧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1南凉录:秃发傉檀弘昌四年(405),秦姚兴以凉州授傉檀,“傉檀率步骑三万,次于五涧,遂入姑臧”。《水经注》卷40:清涧水“俗亦谓之五涧水也,出姑臧城东,西北流

  • 伊通河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伊通河,以河得名。”清光绪八年(1882)于此置伊通州。②河名。又作益褪河、一秃河、一统河、伊屯河、伊敦河。为松花江支流。源出吉林伊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