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楼县

石楼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吐京县置,属隰州。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大业三年(607)属龙泉郡。唐属隰州。《元和志》卷12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明万历四十年(1612)改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邻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1743 平方千米。人口10.4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灵泉镇。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封宣义为土军侯。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代共王子郢客为土军侯,后置土军县,属西河郡。东汉废。十六国夏王赫连勃勃置吐京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吐京郡,又置岭西县为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岭西县为吐京县,仍为吐京郡治。隋开皇初废吐京郡,十八年(598年)改吐京县为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元和郡县志》),属龙泉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属东和州。二年改属隰州。五代、北宋、金、元因之。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改属汾州府。清因之。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汾阳专区,1951年属临汾专区。1958年并入吕梁县,1960年恢复石楼县,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黄河、屈产河、义牒河、和合河、小蒜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莜麦、荞麦、油料作物为主,盛产红枣。矿产有煤、铁、铝土、耐火黏土、天然气。工业有煤炭、冶金、化工、建材、陶瓷、机械、食品等。名胜古迹有兴东垣东岳庙、殿山寺戏台等。


猜你喜欢

  • 洭口司

    即洸口。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五十里连江与北江汇口处的江口咀。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洭浦关” 条内: “洭口巡司在县西南五十里。扼大、小罗山,陈、黎二峒之吭。”

  • 渠县

    ①明洪武九年 (1376) 降渠州置,属广安州。治所即今四川渠县。以滨渠江为名。清属顺庆府,嘉庆十九年 (1814) 改属绥定府。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境内东汉墓阙较多,誉为 “墓

  • 於灊县

    本於潜县。《隋书·地理志》 作於灊。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唐复为於潜县。

  • 金井城

    在今陕西柞水县东北。《水经·沔水注》:甲水 “出秦岭山,东南流径金井城南”。即此。

  • 灵光寺

    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东麓。是八大处中第二处。创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龙泉寺。辽咸雍七年(1071)增建招仙塔。金大定二年(1162)重修,改名觉山寺。明成化十四年(1478)再修,改名灵光寺。1900

  • 白沙站

    ①元置,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白沙镇。②元置,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白沙。③元置,即今海南海口市。明改为驿。

  • 故鄣县

    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改鄣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浙江安吉县北安城镇古城。三国吴宝鼎元年 (266) 属吴兴郡。南朝陈属陈留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古县名。西汉改秦鄣县置,治今浙江省安吉

  • 大湖

    又名硕项湖或硕濩湖。今江苏涟水、沭阳、灌南等县间。《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四年(1354),“搏霄招善水战者五百人,与贼战安东之大湖,大败之,遂复安东”。即此湖。早已成陆。(1)古湖名。又称灌湖、硕

  • 窟啰堡

    北宋置,属延安府。当在今陕西延安市北境。

  • 明水堂门

    清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明水满族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明水堂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一百六十里,西至山海关边城界四十里”。康熙十八年 (1679) 设防御驻防。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