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山
①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05象州:石羊山“在武仙县西五十里。峭壁如粉屏,俯瞰大江,中有石影,宛如一羊,头角尾蹄皆具”。
②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赤云乡南。《舆地纪胜》卷158普州:石羊镇“在安居县。又有石羊山去县一百三十里。昔有石羊见此,因名”。北宋石羊镇,元石羊县以此名。
①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05象州:石羊山“在武仙县西五十里。峭壁如粉屏,俯瞰大江,中有石影,宛如一羊,头角尾蹄皆具”。
②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赤云乡南。《舆地纪胜》卷158普州:石羊镇“在安居县。又有石羊山去县一百三十里。昔有石羊见此,因名”。北宋石羊镇,元石羊县以此名。
①即疏勒国。在今新疆喀什市。《新唐书·西域传》:“疏勒, 一曰佉沙……居迦师城。”②即史国。都城在乞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夏勃兹)。《新唐书·西域传》:“史,或曰佉沙,曰羯霜那,居独莫水
亦作索博鄂模。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 (达来呼布镇) 北之苏泊淖尔。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卷5: 山丹水 “又西北有昆都伦水自东北来注之。又北为二巨泽: 西北曰索廓克鄂模,池周九十里;其东北曰索博鄂模,池
唐方镇名。兴元元年 (784) 置,治所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由同州刺史领之。乾宁二年(895) 改为匡国军。唐方镇名。兴元元年(784年)置,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领同、晋、慈、隰四州。同年罢。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海滨。为盐场。清设盐课大使于此。
在今福建永定县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永定县:杨梅在“县南四十余里。高峻磅礴,盘亘数十里。多产杨梅”。
元置, 属庆远南丹安抚司。 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明废。
1944年改托克逊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在托克逊(今新疆托克逊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偏东北、吐鲁番盆地西部。属吐鲁番地区。面积1.7万平方千米。人口10.8万。辖3镇、4乡。人口1.7万。县人
①即今河北香河县治。《辽史·地理志》 香河县:“本武清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三河、潞三县户置。”②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北。北宋时黄河决啮处。《宋史·河渠志三》:天圣六年(1028),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分安化羁縻州置,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附近。后废。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分安化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下里。后废。
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崇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红桃岭在“县东南六十里,与南康县接界。旧为险要”。《清一统志·南安府》:红桃岭“在南康县西北八十里,接崇义县界。有水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