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镇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凹子在双凤场西,县北四十里。疑即《九域志》所载石臼镇。凹臼形似。又道里相同。”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凹子在双凤场西,县北四十里。疑即《九域志》所载石臼镇。凹臼形似。又道里相同。”
即今山东巨野县西南田桥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巨野县西南有田家桥。
在今贵州黔西县西北,与大方县分界。《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比喇大箐“崇岩茂林,四面深阻,中平广,容数万人,夷酋奥地也”。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5黔西州:比喇箐“在城西北三十里,四面深阻,平
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二里公园河。《方舆纪要》卷67内江县:玉带溪在“县西南二里。下流合于中江”。
西晋太康三年 (282) 置,治所在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治赣县 (今江西赣州市西南),义熙七年 (411) 徙治葛姥城 (今赣州市东北)。晋时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康、赣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绥安县置,属蓬州。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大业三年 (607) 属宕渠郡。唐武德初复属蓬州,天宝初属咸安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蓬山县。古县名。隋
清置,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南石堡乡。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或山西省黄河沿岸。东汉废。②东汉本初元年 (146) 置,为博陵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因桓帝父刘翼之陵为博陵,故名。三国魏改名博陆县。③北周置,为博陵
地位于湖南、江西边界地区。原为毛泽东所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留在井冈山地区的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会剿”。1929年5月,红五军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方舆纪要》卷11良乡县:龙泉山在“县西十五里,下有石龙口,出泉不竭,东流入盐沟河”。②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元和志》卷12石楼县:“龙泉水出县东南,去县十里。山下牧马,多产名
元置,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北南关岭。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