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门江

石门江

①指今四川高县西北南广河段,以流经石门砦(石门山)而名。《明史·地理志》 庆符县:“南有石门山,石门江经其下。”

②古名羊官水、朱提江。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与云南盐津、绥江交界之关河(横江河)。《舆地纪胜》卷163叙州:石门江“其源自靖州蕃部中流,出二百余里至阿蒙坝,有韦南康碑。自此可方舟至开边县,合马湖(江)”。《方舆纪要》卷70叙州府宜宾县:石门江在“府西南百三十里。俗呼横江,又名小江。自乌蒙部流经府界,又北与马湖江合,又东北会于蜀江,所谓三江口也。江中有滩,其水常若钟鸣,名曰钟滩”。

③即今云南东北部之横江。宋至清称石门江。《方舆胜览》卷65叙州:马湖江“源出沉黎,实大渡之支流。从马湖部落之后,舟行十余日,方至平夷,合石门江, 至三江口会蜀江水”。《明一统志》卷69叙州府:石门江“在府城西南一百三十里,俗呼横江,又名小江。源出乌蒙蛮部,经本府境与马湖江合。中有滩,其水常若钟鸣,名曰钟滩”。


金沙江支流横江的古称。见“横江(2)”。


猜你喜欢

  • 朱提江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与云南交界之横江河(关河)。唐樊绰《云南志》卷2:泸水“又东北入戎州界为马湖江,至开边县南与朱提江合流,至戎州南城入外江”。

  • 河沙堡

    即今河北邯郸县东南河沙镇。《清一统志·广平府二》: 河沙堡 “在邯郸县东南二十五里……有土城”。

  • 苏州驿

    ①明洪武四年(1371)置,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清雍正八年(1730)改置苏州巡司。②明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冕宁县。《方舆纪要》卷74番卫军民指挥使司:苏州驿在“卫治东”。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

  • 庆原路

    金皇统二年(1142)并宋泾原、环原二路置,治所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镇原、泾川以东,灵台以北和陕西长武、彬县、永寿、旬邑、淳化等县地。元初废。金皇统二年(1142年)合宋泾原

  • 顾水口

    又名古水埠。即今广东广宁县西北古水镇。《舆地纪胜》 卷96肇庆府: 顾水 “源出清远县,流至顾水口入于江”。

  • 乐源县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珍州。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北。后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为珍州治。北宋末废。古县名。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今贵州省正安县东北。属溱州。后废。北宋大观二年(

  • 白司马阪

    即白马山。在今山西盂县东北。《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一年(637)九月,河溢,帝“幸白司马阪以观之’,即此。即“白马山(1)(2)”。

  • 杭川驿

    即今福建光泽县治杭川镇。《方舆纪要》卷98光泽县: 杭川驿 “县治西。宋置。熙宁中,迁县治南。明朝洪武六年迁今所”。

  • 七虎林河

    又称锡布克里河。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北。源出虎林县西,东北流入乌苏哩江。《清史稿·地理志》 虎林厅:乌苏里江“又北纳七虎林河”。乌苏里江支流。清代称稀忽林河,后转音为今名。七虎林,满语意为“沙鸥”。源出

  • 城子崖遗址

    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东北。1928年春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1930—1931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大批文物,确认是一处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考古学界已将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