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川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永乐县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县北二里。北宋景德中废入保寨县。金大定二十八年 (1188) 复置,移治塔院村(今满城县西二里),属保州。元属保定路。明初移治今满城县,属
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南巴什阿克玛。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乌什:巴什雅哈吗卡伦“东至乌什城九十里,西通布鲁特胡什齐部落”。
即赏溪。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里青弋江与泾水合流口。李白 《别山僧泾川作》 云: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南齐置,为高兴郡治。治所即今广东化州市。隋开皇间废。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东省化州市,为高兴郡治。隋开皇时废。
南朝宋置,属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南齐治所在昌国县(今河内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宋置宋平县,后升为郡,南齐治昌国县(今越南河内市)。属交州。隋平陈废。
即今陕西子长县北王家湾镇柳树沟村。1935—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秀延县治此。
1913年改定番州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改名惠水县。旧县名。1913年由定番州改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和平镇。1941年更名惠水县,以县境受涟水之惠得名。
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治东。洪武二十四年(1391)辖武平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年(1466)增设上杭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
在今山东无棣县北十七里。西汉置阳信县于此。《方舆纪要》 卷31海丰县 “广武城” 条下: 信城,“在县北十里。《志》 云,韩信下齐时所筑城也。今名信城里”。
一作汤社。春秋亳国之邑。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南 (一说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史记· 秦本纪》: “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 即此。古邑名。又作荡杜、荡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