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置,属剑浦县。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北。《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剑浦县有汾常茶焙。
亦作计戍水、计式水。即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新唐书·郭元振传》:“阙啜在计舒河与(冯)嘉宾会,娑葛兵奄至,禽阙啜,杀嘉宾。”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额尔勾河即《魏书》所云之计戍水,《唐书》作计
唐改江源县置,属交川县。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安宏乡。《元和志》卷32松州交川县:“江源镇在县西北三十里。”(1)在吉林省敦化市西南部。面积650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号,人口 1560。1
即桐溪。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分水江。《元和志》 卷25桐庐县: 桐庐江 “源出杭州于潜县界天目山,南流至县东一里入浙江”。《寰宇记》 卷95分水县: “取桐庐江水中分为名。”即“桐江”。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隅登高山巅。《清一统志· 漳州府》: 临漳台 “在龙溪县登高山巅。据溪山最胜处。又半漳台,在登高山半。宋郭祥正诗: ‘危簷飞赤压层丘,见尽临漳一半州’。宋朱子守漳时,于此地讲学,郡守
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万宝山金矿在长白县治迤西万宝冈南端之两江口。前清光绪末,曾有韩人在矿地掏取。”在两江口东侧之石砬子有万宝冈银矿。
在今福建永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98永定县: “雪竹峰在县南。陡岭插天,为邑之胜。”
①一作“仍”。相传为太皞之后。风姓之国。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仲浅。《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前639),“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又昭公四年(前538),“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战国时为齐国附庸
①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十里。地势高峻,风力猛烈,雁飞遇风辄坠地。为北方一重险。《辽史·兴宗纪》: 重熙六年 (1037),“夏四月,猎野狐岭”。《元史· 太祖纪》: 太祖六年 (1211),“帝自将南伐
一作倭赤。即今新疆乌什县。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乌什城据默尔彻尔山,“回语谓山石突出为乌赤,乌什即乌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