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神木县

神木县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云州置,属葭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东三里。明正统八年(1443) 迁治今神木县。清乾隆元年 (1736) 改属榆林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东北部,东南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面积7635平方千米。人口36.7万。辖15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神木镇。相传麟州故城(今名杨家城)东有三株古松,唐代所植,两三人合抱,枝柯相连,人称神奇,便以神木为名。北宋元丰中设神木寨。蒙古初于神木寨(即今址)置云州,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废州始设神木县,并省太和县入,属葭州,省弥川县入葭州。神木故治在今县东巽山。清《神木县志》载“因巽山有神树二株”,故名。明正统八年(1443年)徙今址。清属榆林府。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7年陕甘宁边区于今贺家川镇设神府县。1949年属榆林分区。1950年省神府县入神木县,属榆林专区。1958年省府谷县入神木县,1961年析出复设府谷县。1969年属榆林地区,1999年属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和风沙高原过渡区。窟野河、秃尾河斜贯县境,注入黄河。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农产以谷子、高粱、玉米、豆类、***为主。枣林分布较广。防风固***带已基本建成。矿产有煤、高岭土、铁、石英、石灰石、长石等。工业有采煤、炼焦、农机、制糖等。是陕西皮张、绒毛、羊肉、地毯的重要产区。包神铁路、榆府、府新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络营

    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北。 《方舆纪要》 卷105陵水县: 络营 “在县西北。 向设官兵, 防桃油、 信脉、 山涧、 打、 胡缠、 凡遐等村黎”。

  • 黑河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有里遂、外遂二河。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5: “里遂黑河在上都牧厂东南界,土人呼额伯里遂黑河。在独石口东南五十里。源出兴安山东南,流至龙潭会白河。外遂黑河在牧厂东南界,独石口东

  • 朝天堤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 朝天堤 “在州西五里古龙关下。永乐间,知州樊继修筑。今亦名樊公堤”。

  • 小越市

    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六里小越镇。清光绪《上虞县志》卷18引《万历志》:小越市“在县(旧治丰惠镇)东北四十里”。

  • 仓池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西。《水经·渭水注》:“(仓)池在未央宫西,池中有渐台。”《北史·苏绰传》:西魏大统初,宇文泰“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地(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乃召绰问,具以状

  • 中正场

    即今江苏灌云县北四十四里东辛乡。产海盐。清时设盐课大使。民国初设场知事。

  • 棋 (棊) 山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三十里。元于钦《齐乘》 卷1 “艾山” 条: 栖霞县有 “棊山”。《清 一统志·登州府》: 棊山 “在栖霞县东三十里。山之东又有寨山”。

  • 和川

    即今山西安泽县北和川镇。1938—1949年为安泽县驻此。

  • 兴中府

    辽重熙十年(1041)升霸州置,治所在兴中县(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北票等市县地。蒙古至元七年(1270)降为兴中州。辽重熙十年(1041年)升霸州置,治兴中县(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约相

  • 九真观

    元改邵雍故居为九真观。在今河南洛阳市定鼎路洛河桥南的安乐窝村。祠东华、帝尹、正阳、纯阳、海蟾、重阳、丹阳、长真、长春等九人。今仍祀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