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缗。今山东金乡县。《春秋》:僖公二十三年(前637),“齐侯伐宋围缗”。《穀梁传》作闵。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汉儿庄。明于此设城戍守。《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车前营“旧名汉儿庄。《郡志》云:辽人以南人为汉儿,置馆于此,设官司之。金人谓之孩儿庄,承安三年升为滦阳县,属惠州。寻罢。元人仍谓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 “港头水” 条下: “又县东五里有蓴湖,春夏水涨,皆流入大江。” 宋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岳阳虽水乡,绝难得蓴菜,惟临湘东蓴湖间有之。”
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朐县置,为朐山郡治。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元和志》 卷11朐山县: “取界内朐山为名。” 隋为海州治。大业初为东海郡治。唐初复为海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
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侯景将任约寇西阳、武昌,“邵陵王纶引齐兵未至,移营马棚”,即此。在今湖北省黄冈市西北。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侯景将任约寇西阳、武昌,邵陵
元置,属女直水达达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南古城(一说在今齐齐哈尔市)。后废。
又作亦里干、纳里干。元代东北民族,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特林至江口南北一带。《元史·世祖纪二》:至元元年(1264),“征骨嵬。先是吉里迷内附,言其国东有骨嵬、亦里干两部,岁来侵疆
即荆门山,又名楚门山。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西南,与宜昌市猇亭区西北虎牙山隔江相望。唐李白有 《郢门怀古》 诗。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 “高风汉阴渡,初日郢门山。”(1)古山名。又作楚门山。在今湖北
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双城堡大夏河北岸。西汉改属金城郡。东汉复属陇西郡。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复置,为河州治。西秦乞伏炽磐迁都于此。北魏移治今甘肃临夏市,仍为河州治。北周为枹罕郡治。唐复置
一名夫彝水。在今广西资源县境,为资水上源。《清史稿·地理志》 全州:“西延水出州西,东北合众小水,入湖南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