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关
在今湖南隆回县西十里紫河,为五里乡驻地。明属武冈州,于此置巡司。
在今湖南隆回县西十里紫河,为五里乡驻地。明属武冈州,于此置巡司。
又名清宁郡。唐南诏置,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县东与南至金沙江,西至雅砻江,北抵大渡河。寻改为会同府。北宋大理时改为会川府。南诏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石棉、甘格、冕宁、
明置,在今广西象州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109象州: “ 《舆程记》: 自象台驿沿江而北,江中有金滩、麻子滩,皆峭险,分道出洛容县之江口驿,凡七十里。”
即今湖北黄陂县东北三十六里长堰镇。清光绪《黄安县志》卷10《兵事》:同治六年(1867)四月,捻军回走“黄陂长堰、长轩岭”。
①春秋时宋邑。战国属楚。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战国策·秦四》 载,春申君谓 “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胡陵即此。②即秦、汉湖陵县。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
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北海中。《明史·河渠四》: “自福山之罘岛至登州城北新海口沙门等岛,西历桑岛、 㟂屺岛。” 即此。 《清一统志·登州府》:桑岛 “其中多山桑,有石田可耕”。
①即宛委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水经·渐江水注》:“(山阴)南又有玉笥、竹林、云门、天柱精舍,并疏山创基。”《史记·太史公自序》:“上会稽探禹穴。”《正义》引《括地志》:“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
即今广西岑溪县之义昌江。《舆地纪胜》卷109 藤州: 皇华江 “在镡津县”。《方舆纪要》卷108岑溪县: 皇华江 “在县城南。有二源: 一出县北中西乡; 一出连城乡,合流经县北十里皇华山下,因名。南流
北宋置,属新化县。即今湖南新化县西南七十里锡溪乡。
即四洮铁路的东段。从吉林四平(今四平市)至郑家屯(今双辽)。长87.9公里。1917年修筑。
南明永历元年 (1647) 大西农民军余部四将军进入云南,永历四年 (1650) 改云南府为昆明府,为大西军余部抗清斗争的中心。治所在昆海县(今云南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