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梁子
即今内蒙古阿荣旗西红花梁子镇。1934年为阿荣旗驻地。1941年迁驻那吉屯。
即今内蒙古阿荣旗西红花梁子镇。1934年为阿荣旗驻地。1941年迁驻那吉屯。
《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对于“合黎”的解释主要有二说:一谓合黎为山名,即今甘肃高台县北之合黎山。郑玄《尚书注》:合黎, 山名。《地说》云,合黎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张掖县有
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西晋太康四年(283)改为临澧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一说在今张家界市西大庸所。属武陵郡。三国吴永安末改属天门郡。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为临澧县
本高句丽建。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木奇镇。《晋书·慕容皝载记》:东晋咸康七年(341),慕容皝从南道南陕伐高丽。慕容翰与高丽王剑“战于木底,大败之”。即此。唐置木底州于此。
在今陕西华县北渭水南岸。《方舆纪要》卷54华州 “渭水” 条: “或曰,渭水南岸有葫卢滩,明初大兵下河南,元臣李思齐自潼关退屯葫卢滩,即此。”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南充县 (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寰宇记》 卷86果州: “以郡南八里果山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充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果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南
在今湖南长沙市北。宋苏轼有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诗。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三十里西高都村一带。其地有堂阜。《左传》:庄公九年(前685),齐鲍叔牙受管仲之囚,“及堂阜而税之”。杜注:“堂阜,齐地。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
五代方镇名。后晋天福三年 (938) 置,治所在相州 (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北临漳县以南,河南林州、辉县二市以东,范县、清丰县以西,黄河以北地。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
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余里五里牌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郴州图:州北有五里牌墟。
北魏置,属略阳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四十五里社棠镇。西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