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绛州

绛州

北周武成二年 (560) 改东雍州置,治所在龙头城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八里),武帝移治柏壁城 (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柏壁村),建德六年(577) 又移治玉壁城 (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津、稷山、新绛、曲沃、绛县、翼城等县地。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 (618) 改置绛州总管府,三年 (620) 复置绛州,治所在正平县 (今山西新绛县)。金兴定二年(1218) 升晋安府,元复改绛州,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为新绛县。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置,治龙头城(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后徙治柏壁城(今山西新绛县西南),建德六年(577年)又徙治玉壁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隋开皇三年(583年)徙治临汾县(后改为正平县,即今新绛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绛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绛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绛州。属辽东道。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曲沃、稷山、绛县、新绛、翼城、万荣、河津、襄汾、夏县、垣曲、闻喜等县市地。其后辖境屡有变迁。金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元复为绛州。属晋宁路。明初省正平县入州。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本州为新绛县。


猜你喜欢

  • 东海堡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即今辽宁凌海市东南东海滩。《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黑林堡“在广宁右屯卫西北五里。 自东北转南又有枯树、东海、凌河、槟榔、常丰、女真凡六堡”。清废。

  • 七里谷

    ①又名曹阳墟、七里涧。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庞)季明率方平、赵难军向陕西七里谷”。即此。②在今贵州黄平县东。《方舆纪要》卷121黄平州:七里谷“在州东五

  • 赤城县

    ①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赤城堡置,属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赤城县。民国初属直隶口北道。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1958年废入龙关县,1960年复名赤城县。②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

  • 商都河

    又作上都河。即今滦河上游闪电河。因其流经元上都故城 (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昭乃门苏木) 之南而得名,明代译音讹为商都。明 《蓟镇边防》 谓蒙古人以河水清绿急流,呼为商都,实是误解。又谓古北哨夜以滦

  • 永寿原

    在今陕西永寿县北永平镇一带。《元和志》卷3永寿县: “武德二年分新平县南界,于今理北三十里永寿原西置永寿县,因原而名。”《寰宇记》卷31永寿县:“永寿原旧名广寿原,避隋炀帝讳改为永寿原。”

  • 羊场关

    明置,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平越府:“东南有羊场关。”《清一统志·平越州》:羊场关“以羊场河得名”。

  • 任田隘

    明嘉靖二年(1523)建,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岱山下。

  • 高新铁路

    从辽宁新民县 (今新民市) 北高台山至黑山县北新立屯。全长60.6公里。日伪于1938—1940年修筑。

  • 天邦囤

    在今贵州瓮安县北。《方舆纪要》卷121瓮安县:天邦囤“在废草塘司西北三十里。(明)万历中,贵州兵讨杨应龙,与贼战于飞练堡,贼佯走天邦囤,诱官军至,尽歼之”。

  • 义成县

    ①东汉改义成侯国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北十五里拖城。西晋属淮南郡。东晋后废。北魏复置,属临淮郡。北齐废。②东晋孝武帝侨置,为义成侨郡治。寄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南朝宋移治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