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店镇

罗店镇

又名罗溪、罗阳。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罗店镇。《清一统志 · 太仓州一》 引 《江南通志》: 罗店镇 “元至正间创。近海殷富,市廛之盛埒南翔”。


(1)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西部。面积49.7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罗店,人口 5600。因元时有罗姓在此开店,得名。清光绪《罗店镇志》:“元至正间罗升始居此,因名罗溪。”后称罗店。明为嘉定县七镇五市之首,被誉为“金罗店”,为商业大镇。清宣统二年(1910年)称罗店市,1929年为第四区,1938年称罗店镇,1945年改罗店区,1947年复为镇,1959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置镇。2000年罗南镇撤销并入。产稻、小麦、棉花、蔬菜。特产草莓、葡萄、蘑菇。有织带、化工、螺帽、塑料、无线电配件、服装等厂。沪太路、月罗公路在此交会。古迹有明建宝山净寺。(2)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西北部。面积72.4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罗店,人口 4620。狮子山南麓。罗姓始居,故名。1949年为安狮乡,1958年后改双龙公社。1983年复为乡,名罗店。1986年置镇。产稻、蔬菜、花卉、水果、茶叶等。有水泥、玻璃纤维、铸钢、五金、制茶、建材、坩锅等厂。盛产山茶花、白兰花、茉莉花,为佛手产地。素有“花乡”之称。公路通市区。北有双龙洞风景区。(3)在湖北省京山县东部。面积296平方千米。人口8.12万。镇人民政府驻罗店街,人口 7600。传明代罗姓夫妇到此开店并形成小集,名罗店街。1949年为第三区,1958年属宋河公社。1975年设罗店公社,1984年设镇。2001年马店镇并入。大富水由西北向东南流过。丘陵平畈相间。主产稻、小麦。有纺织配件、砖瓦、造纸磷肥、水泥制品、陶器、服装等厂。为县东北部农贸集市。宋应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抱岁

    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乐罗镇。旧属崖州,明置巡司于此。村名。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九所镇。人口 4300。原系黎族村庄。1427年福建汉人迁此居住。产稻、甘蔗、花生。三(亚)八(所)铁

  • 大虫江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为鸭绿江支流。清《满洲源流考》卷15引《元一统志》:“大虫江在辽阳路,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东南流经废博索府(即婆速府),南流合于鸭绿江。”

  • 武侯祠

    ①在今河南南阳市西郊卧龙岗。魏晋时始建祠于此。宋、元遭兵燹。今祠为明正统以后重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等。后有草庐、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三顾堂、野云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将西院

  • 合浦江

    即今广西合浦县北之南流江。《旧唐书·地理志》合浦县:“州界有瘴江, 名合浦江也。”《明史·地理志》 合浦:“又城北有廉江,亦曰合浦江。自广西容县流入,径州,江口分为五,西南注于海。”

  • 雷乡县

    ①东晋升平五年 (361) 置,属永平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岑溪、昭平等县境。南朝宋元嘉年间废。南齐复置。后废。②唐天授二年 (691) 置,属循州。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北。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91

  • 含元殿

    ①唐龙朔二年(662)建,为长安城外大明宫正殿。在今陕西西安市解放门外含元村附近。唐李华《含元殿赋》:“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唐末毁。1959年作考古发掘,殿东西

  • 欧阳长官司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欧阳寨长官司置,属湖广辰州卫。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欧阳。寻属靖州卫。后废。永乐元年 (1403) 复置,属贵州卫。后属黎平府。清以后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欧阳寨长官

  • 嘉陵江

    古又名西汉水、渝水、阆中水、巴水。在今四川省东部,为长江支流。《水经·漾水注》: “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 源出甘肃东南的秦岭山系,汇为西汉水; 及四川西北岷山系,汇为白龙江。于四川广元市西南

  • 黄路河

    在今河北南宫市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4南宫县: 黄路河,“ 《志》 云: 上流自清河县城北流入境,疑即故清河矣。今湮废。其地斥卤,潦水数集”。

  • 龙口河

    一名饶河。即今安徽东至县南境龙泉河。《清一统志·池州府一》:饶河“一名龙口河,在建德县南九十里。其源有三,至县南百里,汇为昭潭,合为龙口河。迤入江西饶州府之独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