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老君山

老君山

①在今河南栾川县东。《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老君山“相传老子修道于此,上有丹灶、丹井”。

②在今湖北红安县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五云山”条下:“县北九十里有老君山。嘉靖中, 皆为盗贼啸聚处。”

③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西南。《清一统志·宜昌府》:老君山“在兴山县西八十里。高三千丈,周一百里。中产赤蛇,长五寸,群行如索,见人不惊。有羚羊大千余斤,独角挂宿”。

④亦名青孤山。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七十里。秀出众山之表,周围百余里。《元史·忽都传》:至元间,“又从都元帅纽璘渡马湖江,破宋叙州兵丁于老君山下”。即此。

⑤在今云南文山县西百里。《清一统志·开化府》 引《府志》:“登之萧然象外,辄具出尘之思。”

⑥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南,接剑川县界。《清一统志·丽江府》 引《旧志》:“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一名罗钧山。自番界来,亘四百余里,金沙环其左,澜沧绕其右,世传老君修丹于此。山顶丹灶尚存。又有梓潼遗笔在岩上。”

⑦在今甘肃武山县南。《清一统志·巩昌府一》:老君山“在宁远县(今武山县)南五十步。俗名南山。山脉自岷州迤逦而来,屹然耸峙,为县案山。上有仙人洞”。


(1)在河南省栾川县城东南7.5千米伊河南侧。为西峡、栾川界山。古名景室山。世传老子讲经修炼于此,故名。海拔 2192 米,为伏牛山主峰。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变质岩层,山坡陡峭,岭脊多锯齿状。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分界线。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树种多尖齿栎、栓皮栎、华山松。主要矿产有大理石、铁矿石。珍稀禽兽有豹、獐、羚羊、野鸡。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主要中药材有柴胡、茯苓、党参、天麻。1982年辟为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山顶有古庙一座,原有老子骑青牛铜像。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为旅游胜地。(2)在湖北省西部大神农架东北约15千米处。传说古时太上老君常在此炼丹,故名。每当冬季,山顶皆为冰雪覆盖,山腰又常云雾缭绕,恰如银须白发的老君仙翁端坐云中。海拔 2936 米,由顶至底,十条突兀山梁若苍龙下扑,梁间九条曲折溪流如银带飘垂。梁涧左右,古树密布,药草遍陈,异兽时现。其雄伟、险峻、奇丽和半封闭的神秘风光,堪与主峰大神农架媲美。登临峰顶,东看沃野千里,西望群峰争拔,南眺滚滚长江,北览林海茫茫,故有“千尺危崖俯碧海,百丈高松撑云涛”之誉。(3)古称青孤山。在四川省屏山县中部。属小凉山支脉。西接五指山,面积约150平方千米。为灰紫色沙泥岩组成的单西山。主峰海拔 2009 米,为屏山县最高点。森林覆盖率达60%。有杉、桦、楠、栎、樟、慈竹、水竹、楠竹等。野生动物有熊、豹、野猪、獐、鹿、猴、羚羊等。为屏山县主要林业基地。山上原有一老君庙,明万历年间修,上覆铁瓦,故名。(4)在云南省南部马关、麻栗坡两县境内,为乌蒙山系六诏山余脉。以主峰顶曾建有老君庙得名。面积约250余平方千米。由大丫口、瑶人山等近百个山峰组成,主峰老君山,海拔 2579.3 米。主要由花岗岩、石灰岩构成。有锡、钨、铜、铅、锌等矿。清雍正至咸丰年间,曾开采铜、银矿。1958年兴建都龙锡矿,现已发展成大型矿山。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有福建柏、杉等珍稀树种及白鹇等珍稀动物,1981年建立老君山阔叶林自然保护区。(5)又称喇均山、罗均山。在云南省丽江市西南部、与剑川县交界处。《大明一统志》称如喇均山,清《古今图书集成》称罗均山。属云岭。近南北走向。海拔 3000~3500 米。同名主峰在丽江、剑川交界处,最高峰海拔 4247 米。俗传老子炼丹于此,故名。亦为剑川、洱源、兰坪、丽江连绵山脉总称。略成南北走向,面积约 1900 平方千米。系正长岩、粗面岩、板岩、灰岩等构成。为褶皱断块山。有煤、铁、铜、铅、锌、盐、沙金、石膏等矿产资源。森林覆盖率70%,为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雨量充沛,山间有九十九潭,为冲江河、石磨河、渼江、永丰河源地。南支石宝山有南诏、大理时期开凿的石窟。


猜你喜欢

  • 固节县

    唐圣历元年 (698) 改良乡县置,属幽州范阳郡。治所在今北京房山区东南窦店镇西土城。神龙元年 (705) 复为良乡县。古县名。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改良乡县置,治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南。属幽州。唐神龙

  • 文泉县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属沔阳州。治所在今湖北洪湖县(新堤镇)。三十年(1765)废入沔阳州。古县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析沔阳州置,治今湖北省洪湖市。三十年废入沔阳州。

  • 丹东安抚司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置,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丹东。后废。

  • 落丛县

    西魏改明水县置,为落丛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隋开皇六年(586)改为厨北县。古县名。西魏以明水县改名,治今陕西县略阳县西乐素河南,为落丛郡治。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名厨北县。

  • 芨芨台驿

    清光绪年间改巨沟驿置,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芨芨台子村。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3镇西厅:芨芨台驿“亦称噶顺沟,其地入山多过沟。又名巨沟驿”。

  • 冷竹宗

    即伦朱卜宗。治所在今西藏林周县。见“林周宗”。

  • 毗陵县

    西汉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江苏常州市。东汉属吴郡。西晋永嘉五年 (311) 改为晋陵县。古县名。本春秋时吴季札的封地延陵邑。西汉置县,治今江苏省常州市,属会稽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因避东海王越世

  • 利锚司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之济猛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利锚司滩。1947年改名济猛暗沙。

  • 法华镇

    在今上海市长宁区东南部法华镇路一带。镇以寺名。《清一统志·松江府二》: 法华镇 “在上海县西十八里”。清时有吴淞巡司驻此。

  •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城在今河南郑州市。《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封叔鲜于管”。即此。②春秋战国为邑。相继属郑、韩、魏。在今河南郑州市。《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 597),楚围郑,晋救郑,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