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高县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胶县、高密二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析置,治夏庄 (今山东高密市东北夏庄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49年撤销,并入高密、胶县二县。
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胶县、高密两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析置,治夏庄(今山东高密市区东北)。以两县首字为名。1949年撤销,并入胶县、高密两县。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胶县、高密二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析置,治夏庄 (今山东高密市东北夏庄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49年撤销,并入高密、胶县二县。
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胶县、高密两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析置,治夏庄(今山东高密市区东北)。以两县首字为名。1949年撤销,并入胶县、高密两县。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清一统志·楚雄府》:万春山“在定远县东七十里。元李道源《真觉寺记》:山在黑井西里许,墙立屏峙。束龙江之水,踞虎岭之麓,为县最胜处”。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崇庆府置。治所在晋原县 (今四川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市、新津县地。二十年 (1283) 改为崇庆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崇庆府置,治晋原县(今崇州市)。辖
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元丰九域志》 卷5: 睦州遂安县有 “武强溪”。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8遂安县: “县有溪,曰武强,以山得名。” 源出浙、皖边界白际山,旧经遂安老城东北入新安江,1960年后入
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南米河镇。民国《巩县志》卷3:县东有米河镇。在河南省巩义市东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米河村,人口 8010。原名泥河。当地居民马姓居多,因马忌泥喜米,且读音相近
在今江西吉安县北。《清一统志 ·吉安府》: 银塘岭隘 “在庐陵县 (今吉安市) 北一百二十里。四山峭拔,路通一线。与袁州府分宜县接界。旧尝置营于此”。
1914年改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地置,治所在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勒泰、吉木乃、青河、富蕴、布尔津、福海、哈巴河等市县地及蒙古共和国科布多河上源、布尔干河上源地区。1919年改为阿山道
亦作斡难河。即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境之鄂嫩河。《元史·镇海传》:“初以军伍长从太祖同饮班朱尼河水,与诸王百官大会兀难河,上太祖尊号曰成吉思皇帝。”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四十里小刘村乡。明正德《赵州志》卷3:宁晋县有刘村社。
①在今江西铅山县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铅山县:车盘岭在“县(治今永平镇)南六十里。明朝正德中,庆元贼叶宗留作乱, 由福建浦城劫建阳,掠建宁,分众袭车盘岭,铅山惴恐,行旅断绝。既而邓茂七作乱于延平
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1邓州“东阳城”条下:“《志》云,州南三十里有乐乡城,本汉之乐城县,属南阳郡。后汉省。”②在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涴市镇。《晋书·杜预传》:太康元年(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