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市北。东汉改为舆侯国,属广陵郡。三国吴复为舆县。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436) 并入江都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仪征市北。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并入江都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市北。东汉改为舆侯国,属广陵郡。三国吴复为舆县。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436) 并入江都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仪征市北。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并入江都县。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七十五里筋竹镇。南朝陈以来历为永业郡、永业县、安义县治。
①又名狗山。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西。《清一统志· 广平府二》: 狗山 “今名娄山”。②在今山西洪洞县西。《方舆纪要》 卷41洪洞县: 娄山 “在县西三十里,北接赵城县之罗定镇”。③一名大楼山。
清外蒙古左喀尔喀四部之一,称喀尔喀西路,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明末,喀尔喀蒙古右翼长素巴弟始称扎萨克图汗,子、孙相继袭号。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部被噶尔丹击溃,素巴弟曾孙策旺扎布率众投附清
1930年析乐都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古鄯堡(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1931年移治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川口镇)。1985年改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旧县名。1930年析乐都县置。原治上
即今江苏建湖县西北高作镇。旧属盐城县。清光绪 《盐城县志》 卷1: 高作庄在 “县治西北约百里”。
唐长安兴庆宫的主要楼阁之一。开元八年(720)建。在兴庆宫西南隅,与西边的勤政务本楼相毗邻。宁王宪、申王㧑、岐王范、薛王业府第相望,环于宫侧,唐明皇因题“花萼相辉”之名,取诗人“棠棣”之
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杨柳津“在建昌。唐天宝中,县令李守直夹岸栽柳”。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南昌府建昌县:“县(治今艾城)东南路出东门五里至杨柳津。”
1914年改安平县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郭子章《郡县释名》贵州卷载:明置平坝卫,“城东南有上坝,西南有下坝,二坝既平,故云平坝。古称平原、平城亦此义也。《旧志》云
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一说在今平原县东南。《后汉书·袁绍传》:初平三年(192),公孙瓒“遣兵至龙凑挑战,绍复击破之”。即此。古黄河渡口。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北。为军事要地。《资治通鉴》:东汉初平三年(1
明万历六年 (1578) 置,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 37辽东都司“长奠堡” 条下: “宽奠北三十里曰新奠堡。”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