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城县
隋大业六年 (610) 置,为珠崖郡治。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十里。《新唐书·地理志》舍城县: “以舍城水名。” 唐武德四年 (621) 为崖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珠崖郡治,乾元元年 (758)复为崖州治。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
古县名。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以境内舍城水名之。历为崖州、珠崖郡、琼州治。唐贞观五年(631年)移治今琼山区。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并入琼山县。
隋大业六年 (610) 置,为珠崖郡治。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十里。《新唐书·地理志》舍城县: “以舍城水名。” 唐武德四年 (621) 为崖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珠崖郡治,乾元元年 (758)复为崖州治。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
古县名。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以境内舍城水名之。历为崖州、珠崖郡、琼州治。唐贞观五年(631年)移治今琼山区。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并入琼山县。
又名涑水、襄水。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水经·沔水注》: 疎水 “出中庐县西南,东流至县北界, 东入沔水, 谓之疎口也”。 《清史稿·地理志》 宜城县: “北疏水,亦名襄
南朝梁侨置 (一说北魏置),属北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霍山县境。后废。
在今甘肃宁县北。《元和志》 卷3彭原县:彭池原 “原南北八十一里,东西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57宁州: 彭池原 “原盖因地而名”。
在今越南北部孟崩境。清初置猛蚌寨土寨长,由猛丁分管。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广西府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泸西、弥勒、师宗、丘北等县地。1913年废为广西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广西府置,治今云南省泸西县。直隶云
一名仙女峡。在今广东珠海市南横琴岛。《宋史纪事本末》 卷108: 南宋景炎二年 (1277),“元刘深袭井澳,帝奔谢女峡,复入海,至七里洋,欲往占城不果”。沥鼻峡的古称。
①即今四川南江县之南江。《寰宇记》 卷140难江县: “因江水难涉,故以难江为名。” 难江县以此名。《明史·地理志》 南江县: “南有难江,源出南郑县米仓山,下流入巴江。”②即今四川夹江县东金牛河。《
从辽宁辽阳东北烟台车站 (今灯塔县) 至烟台煤矿。长15.2公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修建。为运输烟台煤矿所产煤而铺设。1946年被拆除。后重建。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水经·汾水注》:“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径尧城南,又西流入汾。”
在今河南、山东境内。《宋史·河渠志二》:嘉祐五年(1060),“河流派别于魏之第六埽,曰二股河,其广二百尺。自二股河行一百三十里,至魏、恩、德、博之境,曰四界首河。七月,都转运使韩贽言:‘四界首古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