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舒州

舒州

①春秋时齐地。亦作俆州或徐州。在今山东滕州市南。《春秋》: 哀公十四年 (前481),“齐陈恒执其君,寘于舒州”。一说在河北大城县界。《史记·齐太公世家》 作俆州。《鲁周公世家》 作徐州。

②北周大象二年 (580) 改豫州置,治所在汝南郡 (即今河南汝南县)。隋开皇初复改豫州。

③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广宁县 (后改汝北县,即今河南新蔡县)。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

④唐武德四年 (621) 改同安郡置,治所在怀宁县 (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怀宁、潜山、岳西、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天宝元年 (742) 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 (757)改为盛唐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舒州。南宋绍兴十七年 (1147) 改为安庆军。


(1)古邑名。春秋、战国齐邑。即薛。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南。《左传》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史记·齐太公世家》作俆州,《鲁周公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均作徐州。参见“徐州(5)”。(2)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改豫州置,治上蔡县(今河南汝南县)。隋开皇初改名豫州。(3)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广宁县(今河南新蔡县)。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贞观初废。(4)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同安郡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柱山、三官山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盛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舒州。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为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安庆府。


猜你喜欢

  • 拉岁宗

    又作拉绥宗、拉索勒宗、塔克博拉索勒宗。即拉巴随。治所在今西藏加查县西南拉绥。“拉岁”,藏语意为敬神。

  • 甘溪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舆地纪胜》卷89广州:甘溪池“在州东北五里。《番禺杂记》云,晋陆(允之)使君以海水味碱,导以给民。唐会昌中,节度卢(钧)公复加疏导,南汉凿山取泉以广之,名甘泉,引入苑中,有泛杯池

  • 许家洞支线

    自今湖南郴州市北许家洞至资兴煤矿。长48公里。为粤汉铁路支线。1936年建成。

  • 千福寺

    即今陕西西安市西二里铁塔寺。宋敏求《长安志》卷10:“本章怀太子宅,咸亨四年舍宅立为寺。大中六年改兴元寺。”内有多宝塔,故又名铁塔寺。

  • 石峡寨

    又作石硖寨。北宋置,属崞县。在今山西原平市东北。

  • 三岔口堡

    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四十里三岔口村。《方舆纪要》卷18龙门卫:三岔口堡“东北抵赤城,南通雕鹗,西达卫城,为行旅三岐之路,因名。本民堡,嘉靖二十八年始议筑城,置戍”。

  • 乌拉部

    明末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分布中心在今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带。驻地在乌拉城(今吉林永吉县北乌拉街满族镇西北半里处)。《清一统志·吉林二》:打牲乌拉城“乌拉之先, 以呼伦为国号,姓纳喇,其始祖名纳齐布禄,

  • 源阳县

    ①北周武帝初置,为南都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建德四年 (575) 改为武宁县。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伦镇。光绪 《山东通志》 卷34:“在源河之阳,

  • 泸江

    ①古称庐水。即今江西吉安市南之泸水。《汉书·地理志》 长沙国安成县: “庐水东至庐陵入湖汉。” 《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泸江 “在庐陵县南。即古庐水。…… 《旧志》,泸江源出安福、萍乡二县界之泸潇山

  • 万罗山

    在今安徽贵池市南二十里。以圆峰孤突,群山罗列而名。上有逻人石。李白诗“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