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芙蓉江

芙蓉江

①在今江西南康县南章水之别称。《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南康县:芙蓉江“在城南,即章水也。自大庾县东北流,至此澄渌泓深。江之南平沙横衍,数里皆民居,绕东山而下,村巷桥梁多以芙蓉为名”。《清一统志·南安府》:章江,“《南康县志》,章江在县南。一名芙蓉江。相传唐时两岸多植芙蓉,故名”。

②一名洋水、盘谷河。即今四川武隆县东南芙蓉江,为乌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真安州:“南有芙蓉江, 自乌江分流,东北入于黔江。”

③在今贵州东北部,为乌江支流。《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芙蓉江“在真州长官司(今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镇)南一百里。源出西南夷界,东流连思义寨,北流入黔州界”。《方舆纪要》卷70真安州:芙蓉江在“州南百里。自乌江分流,东经故思义寨,环流出州东北境,又北入彭水县界,注于涪陵江”。


源出贵州省绥阳县西北,北流经正安、道真二县,至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入乌江。长231千米,流域面积 7367 平方千米。穿行于崇山峻岭,下流武隆县境河谷深切,两岸悬崖绝壁,风景秀丽。由江口、盘古河、悬坝、朱子溪四景区组成。整个景区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山峰和成层分布的洞穴。景区以溶洞奇观、峡谷风光、环境构成“雄、险、幽、秀”的独特风光。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洞”的芙蓉洞,长 2500 米,底宽12~15米,最宽处69.5米,洞高8~25米,最高48.3米,洞底总面积3.7公顷,辉煌大厅面积达1.1公顷,为举世罕见。洞内有钟乳石的全部沉积类型,其中面积达32平方米的巨型石瀑布、***池和犬牙晶花池为“芙蓉洞三绝”,世界珍品有汉代古墓群和唐代长孙无忌衣冠冢、清代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为全国重点风景区。


猜你喜欢

  • 淡马锡

    即单马锡。今新加坡。《郑和航海图》 作淡马锡。

  • 三累山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北。《水经·河水注》:横溪水“出三累山,其山层密三成,故俗以为三累名山……山下水际有二石室”。《清一统志·同州府一》引《陕西通志》:“今有三峡山,在韩城县西北四十里,疑即三累山也。”

  • 大观港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海湾。《清一统志·广东统部》:廉州营“千总分防大观港”。龙门协把总亦驻防于此。又称大洸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南海湾。清朝设龙门协把总驻防。

  • 南关镇

    ①北宋置,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八十五里南关村。其北十里祁县境内有北关,合称南北关。《宋史·姚古传》: “古进兵复隆德府、威胜军,扼南北关,与金人战。” 即此。②在今河北永清县南关。清乾隆 《永清县志》

  • 鸥汀察

    亦作鸥汀背。即今广东汕头市北鸥汀村。《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澄海协设千总驻守于此。

  • 平潭厅

    清嘉庆四年(1799)于福清旧县丞平潭地置,属福州府。治平潭(今福建平潭县)。辖海坛岛。1913年废厅,改为平潭县。民国《平潭县志》卷3:“按《关都记》:海坛山势远望如坛,故名。自唐以来皆沿用之,平潭

  • 西兖州

    ①北魏孝昌三年(527)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后徙治左城(今曹县西北六十里旧曹州城)。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曹县等地。北周改为曹州。②南朝梁大宝元年(550)侯景改秦州

  • 下邑县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汉属梁国。北魏孝昌元年(525)移治栗县故城(今河南夏邑县),为临涣郡治。东魏兴定中改属马头郡。北齐改属梁郡。唐属宋州。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明洪武初改为夏邑县。

  • 金线岛

    在今辽宁长海县境。《方舆纪要》 卷37金州卫 “莲花岛” 条下: “又有金线岛,俱有官兵戍守。明朝永乐十七年,大帅刘江于金线岛西北望海埚上筑垒备倭。”

  • 边坝

    亦名班巴、宾巴、冰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边坝即达隆宗,又名宾巴。”“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1960年与沙丁宗、杰顿谿合并设边坝县,后迁驻东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