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草屿

草屿

①即今福建平潭县南草屿。明郑和下西洋经此。又见清 《海国闻见录》。

②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花屿之南。清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 虎井屿转南即花屿、草屿,“二屿相连,澎山无草木,二屿颇有,故以花、草名”。连横 《台湾通史 · 经营纪》: 咸丰二年(1852) 夏六月,“澎湖大风,台湾乡试之船溺于草屿”。


猜你喜欢

  • 团风镇

    北宋置,属黄冈县。即今湖北黄州市北四十里团风镇。《方舆纪要》卷76黄冈县:团风镇“亦曰团风口。滨江要地也。正德中,刘六等倡乱于阳逻驿及团风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团风县西南部、长江北岸。县人民

  • 锁江

    指今四川宜宾市东北岷江下游入长江口处河段。《舆地纪胜》 卷163叙州: 锁江 “两岸大石屹立,因置铁縆横截其处,控扼夷羌之处”。北宋诗人黄庭坚写有 《晚饮锁江亭》 等诗。明于此设锁江津渡。

  • 灵丘郡

    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灵丘县(今山西灵丘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灵丘、浑源县地。孝昌中废。北齐复置灵丘郡,属北蔚州。北周为蔚州治。隋开皇初废。北魏置,治灵丘县(今山西)。属恒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灵丘、浑源

  • 扶欢砦

    北宋熙宁七年(1074)改扶欢县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扶欢镇。后改为扶欢市。《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扶欢市“本唐溱州属县,夷贼王衮据为巢穴。熙宁四年三贼平,置为砦,后移寨官于归正,今止为

  • 南川镇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降南川县置,属渝州。在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舆地纪胜》 卷180南平军: 南川镇 “旧怀化军南川县,熙宁九年置南平军后废为镇。绍兴二十六年,准朝旨将本镇移税务在大綦市收税

  • 唐丘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北二十里唐丘乡。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5宁晋县图: 东北有唐丘。

  • 任公村

    在今安徽歙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104歙州歙县: “昉邨在县北四十里。俗说任昉为新安太守,因行春至此,爱其云溪,缘源寻幽,累日不返。百姓因名其溪为昉溪,溪旁邨为昉邨。……大中十年刺史卢潘改曰任公邨、

  • 市南村

    即今江西新干县城。《寰宇记》卷109新淦县:隋开皇十年(590),“县令李子乐以去州县远,请移市南村置,即今县理”。

  • 天露山

    即天路山。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元丰九域志》卷9新州新兴县“有天露山”。《舆地纪胜》卷97新州:天露山“在州东南二十里。高甲于诸山之上,神祠有巨石焉。泉出其旁,深丈余,鱼牣于中。山上有岱山寺”。古称天

  • 旭州

    ①北周建德六年(574)于河州鸡鸣防置,治所在通义郡金城县(今甘肃碌曲县东)。隋大业初废。②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化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北周置,治鸡鸣防(今甘肃洮水上源)。隋废。唐初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