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荔浦县

荔浦县

亦作荔蒲县。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元和志》 卷37荔浦县: “因荔水为名。” 三国吴属始安郡。南朝宋属始建国。齐复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 为荔州治。贞观十二年 (638) 属桂州。南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迁治今荔浦县南。明属桂林府,景泰七年(1456) 迁治后山,即今荔浦县。弘治四年 (1491)改属平乐府。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桂林市。面积 1759 平方千米。人口36.9万,壮族占11%。辖10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荔城镇。《元和郡县志》:荔浦县“因荔水为名”。西汉置荔浦县,属苍梧郡;故治在今县西四十里荔水北。三国吴增置建陵县,属苍梧郡。唐长庆元年(821年)改建陵县为修仁县,与荔浦县并属桂州。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修仁县入荔浦县,元丰元年(1078年)复置修仁县。南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景泰七年(1456年)荔浦县治移今址,先后属桂林府、平乐府。清属平乐府。1913年属漓江道,1914年属桂林道。1949年属平乐专区,1952年撤修仁县并入荔浦等三县。1958年属桂林专区,1971年属桂林地区。1999年属桂林市。地处桂东北山地区中部,周围为山地环绕,呈盆地状,盆地以平地为主,间有喀斯特峰林及低丘。荔浦河、花篢河、马岭河、栗木河、大塘河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薯类、花生、苎麻为主。特产“荔浦芋”。矿产有锰、铜、铁、铅、锌、铝土、重晶石等。工业有造纸、食品、罐头、皮革、建材、竹藤编织、饮料、酿酒等。323、321国道过境。名胜古迹有荔浦塔、马岭古墓群、花篢古墓群、陈嘉墓及鹅翎寺、丰鱼岩、银子岩、大江水库等。


猜你喜欢

  • 恩洽县

    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 和夷

    指今四川天全县南天全河 (古名和川水) 一带之民族。一说指今四川大渡河以南民族。《尚书·禹贡》: “蔡蒙旅平,和夷底绩。” 《水经·桓水注》: “郑玄曰,和上(川),夷所居之地。” 《禹贡锥指》: 和

  • 阎浆水

    又称神断水、豪水。即今安徽寿县南陡涧河。《水经· 肥水注》: “肥水又北,右合阎涧水。……洛水出焉。阎浆水注之。”

  • 九井镇

    北宋置,属舒城县。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四十里九井乡。(1)古镇名。即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九井。北宋舒城县四大镇之一。 (2)今镇名。在黑龙江省讷河市东部。面积314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九井

  • 东岗镇

    即今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东东岗镇街道办事处。宣统《甘肃新通志》卷9皋兰县:“东关堡在县东十八里,即陈关镇。”(1)在辽宁省瓦房店市西部。面积136.6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沟口,人口200。

  • 东连镇

    即今河北东光县西南连镇。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林凤洋率北伐军与清军激战于此。因众寡不敌而失败。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南。清末太平天囯将领林凤祥率领北伐军与清军激战于此。

  • 临漳山

    一名鸡头山。在今湖北南漳县南。《寰宇记》 卷145南漳县: 临漳山 “在县西一百八十里。本鸡头山,北临漳水”。

  • 东关河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东关河“在城西六十里。自大宁境流入,上通六州河,南流入海”。

  • 望海埚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七十里望海子。《明史·地理志》 金州卫: “东南有望海埚石城,永乐七年置。” 《明史·成祖纪》: 永乐十七年 (1419) 六月,“刘江歼倭寇于望海埚”。即此。

  • 西番

    即西蕃。《旧唐书·冯定传》:“韦休符之使西番也,见其国人写(冯)定《商山记》于屏障。”此指吐蕃。唐、宋、元、明汉文史籍中对吐蕃亦称西番(蕃),指今西藏,有时亦泛指藏族聚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