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荥阳郡

荥阳郡

①三国魏正始三年 (242) 置,属司州。治所在荥阳县 (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后废。西晋泰始二年 (266)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荥阳市以东、中牟县以西、原阳县以南、新密、新郑二市以北地。东晋义熙末属司州。北魏泰常八年 (423) 属豫州,皇兴中属北豫州。太和十七年 (493) 移治大栅城 (今荥阳市)。北齐废。

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郑州置,治所在管城县 (今河南郑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开封、新郑、荣阳四市及原阳、延津等县地。唐武德初改为管州。天宝初改郑州复置,乾元初又改为郑州。


(荥xíng) 又作荧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分河南郡置,治荥阳县(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北魏移今治)。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荥阳、新密、新郑、中牟、原阳等市县及开封县西部地区。不久废。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复置。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复改郑州为荥阳郡。治管城县(今郑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开封、新郑、荥阳、原阳、延津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郑州。


猜你喜欢

  • 鹅湖山

    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21信州: 鹅湖,“ 《鄱阳记》 云,山上有湖,多生莲荷,一名荷湖山。今以鹅湖著。按,《旧经》 谓昔有龚氏居山傍,所蓄鹅逸于山,长育成群,复飞而下,因谓之鹅湖”。《

  • 西明河

    一名西铭河。在今河南郸城县境。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分明河为东西二铭河。《清一统志·归德府》 引《(鹿邑县)新志》:“明河今分为东、西明河。西明河自汲塚集北至傅家集入剌河;东明河自刺河之张胖店入淝

  • 摆笼山

    在今贵州贵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摆笼山 “ (把平砦长官) 司东二十里”。

  • 郧阳府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置,属湖广布政司。治所在郧县 (今湖北郧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郧县、保康县以西地区。清属湖北省。1912年废。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襄阳府置,治郧县(今属湖北)。辖境约

  • 缙云 (雲) 寺

    又名相思寺。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区缙云山上。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 (423)。唐宣宗大中元年 (847) 赐额 “相思寺”。因缙云山有相思岩而得名。北宋景德四年 (1007) 改崇教寺。明万历年间改

  • 芦塘营堡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置,即今甘肃景泰县东芦阳镇。设参将驻守。清改设游击。

  • 喀提里什

    在今新疆和田县东北塔瓦库勒乡北。《清一统志·和阗》: 喀提里什 “在额克里雅尔北七十里,和阗城东北三百三十里。玉陇哈什河经其东,哈喇哈什河经其西,会于其北为和阗河”。

  • 博望山

    一名东梁山。在今安徽当塗县西南长江滨。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对峙。为江津天险。《元和志》 卷28当涂县: 博望山 “在县西三十五里,与和州对岸。江西岸曰梁山,在历阳县南七十里。两山相望如门,俗谓之天门山。

  • 天际岭

    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1连州:天际岭“在州西北十五里。一名昆湖山, 以下瞰昆湖而名。

  • 鸣蝉堡

    在今甘肃秦安县北。《晋书·乞伏乾归载记》: 东晋太元十六年 (391),“苻登将没奕于遣使结好,……请讨鲜卑大兜国,乾归乃与没奕于攻大兜于安阳城,大兜退固鸣蝉堡,乾阳攻陷之”。即此。确址不详。疑在今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