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渎镇
即今江苏灌南县东莞渎。《清一统志·海州》 “板浦镇” 条下: 莞渎镇 “在州东南百四十里,亦有盐场”。
即今江苏灌南县东莞渎。《清一统志·海州》 “板浦镇” 条下: 莞渎镇 “在州东南百四十里,亦有盐场”。
北宋置,属定边军。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金废。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北。属定边军。金废。
①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一百五里。民国《湖北通志》 卷36竹溪县: 铜钱关 “嘉庆间总兵王凯、参将林泰带兵驻守”。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地处鄂陕交界,为古代交通要冲。集镇名。在陕西省旬阳县东南部
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百丈水,为临溪河上源。《方舆纪要》卷72名山县:百丈河“在县东北六十里。源出莲花山,径百丈废县东,下流入邛州蒲江县为铁溪河。一名千尺潭, 以水源远而深也”。
①在今天津市海河西岸。清光绪《畿辅通志》卷76:“七里海在宁河西南宝坻县东南天津之东。《明实录》:七里海计二百二十五里,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余顷。其西接塌定河,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又北为香油淀
自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双头山,东北至承德市西北大庙。长22.6公里。为锦古铁路支线。日伪于1942年建成。1945年拆除。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析广阿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十里北鱼台。大业初废。②隋大业二年(606)改象城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三年属赵郡。唐武德四年(621)复改象
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治所在高密县(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文帝十六年 (前164) 改为国。元封三年 (前108) 复改郡。辖境约当今山东高密市一带。本始元年 (前73) 改高密国。
西魏改南阳县置,属蔡州蔡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二里。隋大业初废。
即三鳣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东汉杨震之讲堂。又称三鳣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东汉杨震隐居、教授于此。
亦名石马滩镇。在今四川犍为县西北四十里石马村。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石马关“有石马蹲踞”,因名。明置巡司于此。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