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关
明置,属抚宁县。为长城关隘之 一。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一百十里。《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董家口关,“关之东曰大毛山口关,皆筑城戍守”。
明置,属抚宁县。为长城关隘之 一。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一百十里。《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董家口关,“关之东曰大毛山口关,皆筑城戍守”。
西晋咸宁四年 (278) 置,属始平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后废。古县名。蒯又作剻。西晋咸宁四年(278年)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西渭河南岸,属始平郡。后废。
即今吉林省永吉县治。1970年永吉县迁治于此。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西南“四十里口前屯”。《吉林乡土志》:“口前东北有二山,东西相对如门,而口前适居其前。又街前有陡山两座相峙,如天造地设,扼
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免吴营侨置,属益州。寄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齐改为永宁郡。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侨置,寄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北周废。
一名汉洞坑,简称汉洞。在今安徽歙县西南约三十里。《舆地纪胜》卷20徽州:汉洞院“在歙县之仁爱乡。此地初入险狭,其中夷广。山上有昔人屯聚遗迹,坏垣废瓦可数百家。相传黄巢乱时,民保聚于此。其称汉洞者,汉末
亦作鄹、陬。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余里。春秋前期为邾国都,后为鲁邑。孔子父叔梁纥曾为郰邑大夫。《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晋荀偃、士匄请伐偪阳……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
在今河北满城县东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眺山 “巍然特立,可以眺远,因名。山北有五马、黄金二洞,容数百人”。
在今广西南丹县东瑶寨村一带。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南丹土州图:东有牛栏关墟”。光绪三十年(1904),陆荣廷破曾五、陆三等于此。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 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灵台县西百里村。属安定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北周废。
在今江西赣州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梁均王贞明四年(918),淮南(吴)攻虔州, 州将谭全播求援于楚,“楚将张可求将万人屯古亭”。即此。在今江西省赣县西。《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四年(918年),吴军
即今江西南昌县《莲塘镇》西南冈上镇。清光绪《南昌县志》卷4:冈上街“距城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