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城县

蒲城县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白水县置,属白水郡。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隋属冯翊郡。唐开元四年 (716) 改为奉先县。北宋开宝四年 (971) 复名蒲城县,属同州。天禧四年 (1020) 改属华州。清属同州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中北部。属渭南市。面积1564平方千米。人口73.7万。辖14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析白水县南部地于今址置南白水县,永平三年(510年)白水郡治迁县。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县东30里古蒲城(今蒲石村)为名,改南白水县为蒲城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白水郡废。唐开元四年(716年)十月以祀奉睿宗桥陵,改名奉先县,属京兆府。天祐四年(907年)属同州。五代唐、晋、汉属雍州,周属京兆府。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复名蒲城,属同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华州。清顺治元年(1644年)属西安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同州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陕甘宁边区大荔分区,1950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白水、澄城二县并入。1961年白水、澄城二县析出复设,将澄城县的苏家河、苏家坡、袁家坡、下尧科四个自然村及大荔县之永丰管区划入蒲城。1965年又将铜川市的萧家堡公社划入蒲城后成今境。1969年属渭南地区,1994年属渭南市。地处关中盆地东部,北洛河下游右岸。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是陕西省小麦集中产区之一,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是陕西省烤烟、苹果重要基地县,秦川牛、关中驴种源基地之一。工业以煤炭、建材为主,有硫黄、机械、化肥、制糖、纺织、陶瓷、水泥、变压器等厂。土产以烟花鞭炮闻名。侯西、西延铁路和渭清、西禹公路经此。古迹有南寺唐塔、北寺宋塔、六龙壁、唐睿宗桥陵等。纪念地有永丰革命烈士陵园、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猜你喜欢

  • 深坑

    又作深杭。在今四川剑阁县北。《魏书·邢峦传》: 正始二年 (505),“萧衍遣其冠军将军孔陵等率众二万屯据深坑……,(邢) 峦统军王足所在击破之”。

  • 阿夔部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昭通市北部。

  • 关索砦

    在今云南永平县东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关索砦“周回二里。俗传蜀汉将关索所筑。寨下有洞,首尾相通,樵牧过之,常闻洞中有戈戟声”。

  • 南仙洞

    在今贵州平坝县东南十五里。明曹学佺《名胜志》: “南仙洞在卫东南十五里。石壁高十丈,入洞二十余武,地势宽平,可容千人。” 又郭子章《黔记》 卷8: “南仙洞古名南蛇洞,举人陈宪改今名。”

  • 合骑城

    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北。《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合骑侯公孙敖”,元朔六年封。《方舆纪要》卷13盐山县:合骑城在“县北七十五里。汉武帝封公孙敖为合骑侯,即此城也。今讹为郛堤城”。

  • 白浒山

    一名白虎矶、白浒矶。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长江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径白虎矶北。山临侧江濆。”明代山下有白浒镇,置巡司于此。

  • 台中线

    即台湾铁路台中线。从新竹县南竹南沿海岸至彰化附近。长91.4公里。1919年动工修建, 1922年建成。

  • 匹夫关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莆盛乡八甫村。《清一统志·思恩府》:匹夫关“在安定土司东一百八十里红水江北。峭壁万仞,下临大江,鸟道一线而渡,极为险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红水河北岸。下

  • 下坝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二十二里下坝村。《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下坝“在县西四十里。一名新坝。石甃西去中坝十八里,左江右河,河高于江丈有五尺,为舟楫所必经之道。亦谓之江口坝”。②在今四川理塘县北觉吾乡(

  • 伯咄部

    又作汩咄。隋靺鞨七部之一。分布在今吉林松花江下游地区。《新唐书·北狄传》:“粟末部……依粟末水以居,水源于山西,北注它漏河;稍东北曰汩咄部。”唐并入渤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