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蓝山县

蓝山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南平县置,属桂阳郡 (后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古城村。《寰宇记》 卷117郴州蓝山县: “因县南蓝山为名也。”五代时移治今蓝山县。北宋属桂阳监。南宋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明属桂阳州。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舂陵水上游,东南毗邻广东省。属永州市。面积1807平方千米。人口34.8万。辖6镇、9乡(含6瑶族乡)及3林场、1农场、1茶场。县人民政府驻塔峰镇。西汉初置南平县,治今县城东北土市乡新村,属桂阳郡。隋省入临武县。唐咸亨二年(671年)析临武县复置南平县,迁治今县城东北古城村,属郴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蓝山县,因山为名。《太平寰宇记》蓝山县:“因县南蓝山为名也。”属桂阳郡。宋徙治今县城,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明属衡州府桂阳州。清属桂阳州。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解放初属郴县专区,1951年属郴州专区。1952年改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复属郴县专区。1959年与嘉禾县合并,置蓝嘉县,治所设蓝山县城。1960年属郴州专区。1961年撤销蓝嘉县,恢复蓝山县建制。1962年底属零陵专区,1968年属零陵地区,1995年属永州市。地处南岭山地中部,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为低丘、平原,状似畚箕。境内主要河流有舂陵水、纳俊水、深水、中河、凌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甘薯为主,并产茶叶、苡米、生姜、香菇、烟草、金橘、百合、灰鹅等。祠堂圩荸荠、洪观苎麻、楠市黄花菜远近闻名。林产以杉、马尾松、楠竹、油茶、棕榈、厚朴为主,泪竹为当地名产。矿产有锰、铁、铅、锌、水晶石和稀有金属。工业有冶金、建材、铸造、机械制造、轻纺、轻工、水电、副食加工等厂。手工业产品藤椅著名。有桂宁、蓝连、汝嘉等公路干线,县内各乡镇通汽车。钟水排筏通湘江。名胜古迹有塔下寺和通心岩。


猜你喜欢

  • 龙益镇

    即今陕西富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张家湾乡南之龙义湾。《方舆纪要》卷57鄜州:龙益镇“金置驿于此。自镇而东,为州西七十里之张村驿, 自镇而西六十里,为庆阳府合水县境之邵庄驿”。

  • 永安场

    ①五代吴乾贞三年(929)改永安镇置,即今湖北咸宁市。南唐保大十二年(954)改置永安县。②五代南唐改永安镇为永安场,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北宋建隆二年(961)南唐改置建宁县。③旧名草鞋街。即今四

  • 金南县

    1933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金溪、南城二县析置,驻水口村 (今江西南城县东北水口)。取二县首字为名。1933年11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闽赣省设。1933年由金溪、资溪、南城三县析置,治今江西省南城

  • 巴兰窝集

    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东南。《清一统志·吉林一》:巴兰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五十里,混同江之北”。巴兰河源于此。

  • 阿里克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玛心县东境。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住牧东提地方阿里克族,郡城南七里余里。”清道光后移驻大通河北,由西宁直接管理。道光初,一

  • 罗伽部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在今云南澄江县境。元改澂江路。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属善阐府。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改为万户,至元三年(1266年)改为中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为澂江路。

  • 罗锦墟

    即今广西永福县东三十里罗锦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 永福县图: 东有罗锦墟。

  • 怀远镇

    ①隋置,为怀远县治。治所即今辽宁辽中县(辽中镇)。《隋书·高丽传》:大业十年(614)炀帝征高丽,“至辽水, 高丽亦困弊, 遣使乞降。……帝许之,顿于怀远镇,受其降款”。唐于此设怀远守捉。②北宋改怀远

  • 沙沱寺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沙市镇。民国《云阳县志》卷1:沙沱乡有沙沱寺场。

  • 嵩明州

    元至元二十二年 (1285) 降嵩明府置,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嵩明县。《元混一方舆胜览》嵩盟州: “乃诸葛武侯与蛮酋会盟之地。” 《元史·地理志》: “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