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蓬安县

蓬安县

1913年改蓬州置,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在今四川蓬安县西南五里锦屏镇。民国吕式斌 《今县释名》 卷6: 后周置蓬州,治安固县,“兼取故州县为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3年县治由锦屏镇迁今蓬安县 (周口镇)。


在四川省东北部。属南充市。面积1332.05平方千米。人口68.2万。辖15镇、23乡。县人民政府驻周口镇。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析安汉县置相如县兼置梓潼郡,治今县西。北周废郡,县属南宕渠郡。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果州。南宋宝廞六年(1258年)属蓬州。元为蓬州治。明洪武中省相如县入蓬州。清蓬州属顺庆府。1913年废府州留县;取蓬州、安汉县首字名蓬安县,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县东境为阆南、营山二县苏维埃政府辖地,属川陕革命根据地。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56年迁治周口镇(今治)。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南充市。地处盆中丘陵东北低山丘陵地带。嘉陵江自西北入,蜿蜒县境中部,左纳河、舒河、利溪河等折向西南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并产蚕茧、柑橘,为南充地区主产地,以锦橙尤著。有芒硝矿、缫丝、雪茄烟、果品加工等工业。川鄂、南巴公路经此,营蓬公路起点。嘉陵江航道通广元、重庆。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于境内留有石刻标语多处。名胜古迹有蓬州、相如县故城旧址,燕山寨、石梁沱及小锣山等。


猜你喜欢

  • 沓磊站

    元置,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海安镇(踏磊港)。元范椁有 《登沓磊驿楼自此渡海》 诗。

  • 廖江市

    即今湖南资兴县北蓼市镇。《清一统志·郴州一》: 廖江市 “在兴宁县西北”。

  • 二郎庙市

    一名二郎店。即今湖北大悟县。旧属孝感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孝感县北有二郎庙市。1933年划归礼山县。1952年置大悟县于此。

  • 焦作镇

    即今河南焦作市。原为修武县地。产煤。清光绪年间,英商创办福公司在此设厂,用机器采煤。民国时,又与华人创办的中原公司联合组成福中公司,形成著名的煤矿区。1956年设焦作市。

  • 台东线

    即台湾铁路台东线。从花莲港(今花莲)至台东。长175.9公里。清宣统二年(1910)动工修建,1947年建成。

  • 台子山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一里。《寰宇记》卷16:“按《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宋将臧质屯兵盱眙城内以拒魏师,魏引军士造弩台以射城中,因以为名。”

  • 石笋山

    在今四川綦江县西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石笋崖“在军北百里,往隆化路。有石如笋,高者三四丈,低亦丈余,凡数十焉”。《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石笋山在“县西二十里……以形似名”。

  • 大通县

    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卫置,属西宁府。治所在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民国《大通县志》卷2:“盖县名大通,原自宋时筑城于浩亹河上,名曰大通城,后遂名其河为大通河。清雍正

  • 青龙潭市

    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北二十六里青龙镇。清光绪 《德安府志》 卷8 《兵事》: 同治三年 (1864)四月,张总愚 “扰及郡西三里店、白兆山、青龙潭等处”。

  • 大觉寺

    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区北安河乡徐各庄西旸台山东麓。创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初名清水院,金改为灵泉寺。明宣德三年(1428)扩建,改名大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