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蔡州

蔡州

①东魏置,治所在新蔡县 (今河南新蔡县)。北齐废。

②西魏末改南雍州置,治所在蔡阳郡蔡阳县 (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隋大业初废。

③隋大业二年 (606) 改溱州置,治所在上蔡县(即今河南汝南县)。三年 (607) 改为汝南郡。唐武德四年 (621) 改为豫州。宝应元年 (762) 复改蔡州,治汝阳县 (即今汝南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桐柏山以东地区。唐中叶藩镇李希烈、吴元济等先后割据于此。金天兴二年 (1233),哀宗自归德府 (今河南商丘县南) 徙都于此。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为汝宁府。


(1)东魏置,治新蔡(今属河南)。北齐废。(2)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南雍州置,治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市西南)。辖境约今湖北省枣阳市附近。隋大业初废。(3)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溱州置,治上蔡县(唐改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唐初改豫州,宝应元年(762年)又改蔡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北,桐柏山以东,洪河上游以南地区。金泰和后缩小。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为汝宁府。地当汴、洛、淮、沔交通孔道。唐中叶李希烈、吴元济等藩镇先后割据于此。金末哀宗由汴迁此,为宋与蒙古联军所克。


猜你喜欢

  • 新妇山

    又名媳妇山。在今河北滦县西南二十五里。《魏书·地形志》: 辽西郡海阳县有 “新妇山”。即此。

  • 南皋桥镇

    即今浙江湖州市北十二里白雀乡驻地南皋桥村。村北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丘城遗址。

  • 南合州

    南朝梁太清元年 (547) 改合州置,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湛江、遂溪、徐闻等市县地。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为合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治所在海康县 (

  • 三级石佛图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御河西。北魏皇兴年间建。《魏书·释老志》:“皇兴中,又构三级石佛图。榱栋楣楹,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高十丈。镇固巧密,为京华壮观。”

  • 顺天路

    蒙古太宗十三年 (1241) 改顺天军置,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定兴、高碑店、雄县、深泽、深州、辛集等县市地。元至元十二年 (1275)

  • 北殿山

    又名龟山、覆盆山。在今广东澄海市西北七里。《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澄海县:北殿山“相传宋太子避元兵至此设行在,因名。俗呼皇子佃山”。

  • 春水街铺

    一作春水镇。即今河南泌阳县北春水乡。清道光 《泌阳县志》 卷1 《村镇》: “春水街铺,城东北九十里。”

  • 扬之水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

  • 同普县

    清宣统三年(1911)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后属西康川边道,改设江达宗。古旧县名。原为德格土司地方,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土归流设同普县,治同普(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原属川

  • 青居城

    南宋淳祐九年 (1249) 建,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西青居山。徙顺庆府治于此。古城遗址尚存。在今四川省南充市南青居山上。南宋淳祐年间筑,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军攻破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