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商、周时邑,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逸周书·世俘》: “新荒命伐蜀。”

②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春秋》: 成公二年 (前589),“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又 《左传》: 宣公十八年 (前591),“楚庄王卒,楚师不出。既而用晋师,楚于是乎有蜀之役”。杜注: “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

③商至战国时方国。在今四川西部。是从周武王伐商纣的八国之一。望帝杜宇时都郫邑 (今四川郫县北),开明朝时迁都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华阳国志·蜀志》: “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 有今四川西部江安长江上游以北涪江上游地区及陕西西南部地。周慎王五年 (前316) 为秦所灭,以其地置蜀郡。

④地区名。秦汉时对古蜀国地之通称。在今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史记· 留侯世家》: “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后汉书·公孙述传》: “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 秦灭蜀国后,置蜀郡。三国时,刘备建蜀国,五代前蜀、后蜀,地区扩大,包括四川全省 (除西部部分地),元以后为四川省之别称。

⑤四川省简称。四川西部古时为蜀国,秦置蜀郡,三国时建蜀汉,五代时建前蜀、后蜀,因此得名。


(1)古国名。商周时方国。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市)。更元九年(前316年)为秦惠王所灭。(2)古邑名。(1)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即此。(2)本商、西周邑。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东北。《逸周书·世俘》:“新荒命伐蜀。”即此。(3)四川省的简称。因古为蜀国、秦置蜀郡、三国时又为蜀汉地而得名。


猜你喜欢

  • 楼德庄

    即今山东新泰市西境小汶河南楼德镇。《清一统志·泰安府二》: 楼德庄 “在泰安县东南八十里。旧置巡司。本朝雍正十三年裁,设粮捕通判驻此”。

  • 洋水砦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省洋水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龙洋乡(洋水桥)。熙宁二年 (1069) 改为洋水镇。

  • 理县

    1945年改理番县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1953年迁今治杂谷脑,1958年迁治刷经寺,1959年又移治哈拉玛。1960年撤销。1963年复置,驻杂谷脑镇。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北。

  • 龙玩珠山

    在今贵州惠水县北。 《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天马山” 条下: “龙玩珠山, 在州(治今惠水县) 北二里。以山势盘曲向城也。”

  • 菖蒲桶

    在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五十六里打拉。清代属维西厅。打拉藏语称为菖蒲桶,“菖蒲” 为一层层,“桶” 为平地,意即层层平地,当地因有三个缓坡台地延伸到怒江边,故名。

  • 竦口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练河西岸竦口。清乾隆《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竦口村。村名。在安徽省歙县中部、练江西岸。属桂林镇。人口1110。因处双竦河口得名。产稻、蔬菜等,为附近粮食、蔬菜集散地。皖赣铁路与慈

  • 铁铃关

    又名枫桥敌楼。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镇。明嘉靖三十六年 (1557) 为防御倭寇由巡抚御史尚维持创建。关上原有楼三层,上列孔以发射矢石铳炮。楼已毁,但拱门尚存。

  • 保牢山

    在今湖南怀化市境。《舆地纪胜》 卷71沅州: 保牢山 “昔人保聚其中,以其牢险,因名”。《方舆纪要》 卷81沅州 “明山” 条下: “又保牢山,州(治今芷江侗族自治县) 东百里。蛮僚据此,资其牢险。”

  • 那丹伯台

    即今吉林东丰县北一百十里那丹伯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龙厅图:西北有那丹伯台。“那丹伯”,满语意为七个湾子。

  • 平恩侯国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地节三年(前67)宣帝封后父许广汉为“平恩戴侯”。东汉改为平恩县。西汉宣帝时封许广汉置,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东汉改为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