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阳洞长官司
明洪武初置,属思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东南西山镇。后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属贵州卫。后属黎平府。清废。
明洪武初置,治今贵州省从江县东南西山。后废。永乐元年(1403年)复置。清又废。
明洪武初置,属思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东南西山镇。后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属贵州卫。后属黎平府。清废。
明洪武初置,治今贵州省从江县东南西山。后废。永乐元年(1403年)复置。清又废。
俗称善力格札萨克旗。即和硕特南右翼末旗。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兴海县东北。
亦作棉花街站。清置,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莲花满族乡。《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 “叶赫站又西南五十里至蒙古和罗站,即棉花街站。”
即今安徽桐城县南老梅镇。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首县图:城南有老梅树街。
古道名。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寰宇记》卷6灵宝县: “晋王斜路,即 《汉书·地理志》 函谷关路也。西接湖城县,东至此县界六十一里。已废。开皇九年,晋王自扬州回,复此路,因名晋王斜路。”
①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克钦邦孟拱河西岸的孟拱。为从南诏通天竺正西一道的重要城邑。唐樊绰《蛮书》卷6:“从上郎坪北里眉罗苴盐井又至安西城,直北至小婆罗门国。”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②即安西都护府
明初改元末里合温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侧共青城附近梅勒奇屯。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马勒亨古站”。后废。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西安行都司。治所在灵藏(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上游以西,至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南部地区。清改为林葱安抚司。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成都府置,为四川行中书省治。治所在成都、华阳二县(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以南, 内江、井研以北,简阳、德阳以西,都江堰市以东地区。明初复改为成都府。蒙古入蜀,改成
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清光绪《畿辅通志》卷65:大石墙山“在独石口东南一百九十里。山产石炭”。
①在今四川渠县南李渡乡。清同治《渠县志》卷4:李渡场在“县南隔江二十里,为大竹赴省大路”。②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北三十里长江北岸李渡镇。镇以长江津渡为名。清同治《涪州志》卷2:李渡“相传李白曾过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