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平县

西平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平县西七十里。《水经·��水注》:“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北魏徙今西平县西三十九里师灵镇,属襄城郡。北齐属文城郡。隋属汝南郡,大业末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道州。贞观元年(627)废。天授二年(691)复置,属豫州。宝应元年(762)属蔡州。北宋徙治今西平县。元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临汝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五十里。西晋太康初改为西丰县。

③三国吴析高凉县置,属高兴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江市西北。南朝宋废。

④西晋末置,治所即今广西西林县东南西平。南朝梁废。

⑤东晋安帝时因秦雍流民置,属怀宁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北周废。

⑥北魏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北周废。

⑦南朝梁置,为北江州齐兴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北。北齐废。

⑧唐武德五年(622)改高凉县置,属高州。治所在今广西阳江市西。贞观二十三年(649)为恩州治。后废入恩平县。

⑨唐贞观七年(633)置,属龚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南。贞观十二年(638)省入平南县。


(1)古县名。(1)西晋末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东南西平。为西平郡治。南朝梁废。(2)东晋安帝时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属怀宁郡。北周废。(3)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分临汝县置,治今江西省抚州市西南。属临川郡。西晋太康初更名西丰县。(4)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属南阳郡。西魏、北周时废。(5)唐武德五年(622年)以高凉县改名,治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属高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废。(6)唐贞观七年(633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属龚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阳川县。(2)今县名。在河南省中南部。属驻马店市。面积 1090 平方千米。人口84.1万。辖5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柏城镇。春秋为柏国地。战国属韩。秦属陈郡。西汉置西平县,治今西平县城西师灵。《水经注·沅水》载:“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属汝南郡。东汉建初七年(82年)改置西平侯国,章和二年(88年)复为县。魏、晋因之。北魏置襄城郡,治西平县。北齐改襄城郡为文城郡。隋开皇初废文城郡,大业末废西平县。唐武德初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废;天授二年(691年)又置西平县,寻废。开元四年(716年)再置西平县,并移治今西平县城,属蔡州。宋属淮康军,金属镇南军。元、明、清属汝宁府。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河南省。1949年属信阳专区,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属驻马店市。地处伏牛山前丘陵地和淮河冲积平原区,洪河流贯中部。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叶、芝麻、油菜籽等。有轴承、化肥、制药、机械、电机、酿酒等厂。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东部。名胜古迹有酒店冶铁遗址、耿庄遗址、冶炉城遗址、宝严寺塔、唐罗成坟、唐王冢等。


猜你喜欢

  • 淡水寨

    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清一统志·雷州府》: 淡水寨 “在海康县东南五十里淡水港口,为县咽喉要地。明崇祯十年知府朱敬衡置”。旧有外委把总驻防。明崇祯十年(1637年)置,在今广东省雷州市东南。

  • 省溪

    即今贵州江口县北太平河。南入铜仁江。《明史·地理志》 铜仁府省溪司: “西有逻江, 即省溪。产金。”

  • 郁 (鬰) 州

    ①隋大业二年 (606) 改尹州置,治所在郁林县 (今广西贵港市东南郁江南岸)。三年(607) 改为郁林郡。②唐麟德二年 (665) 置,治所在石南县 (今广西玉林市西北石南镇东北)。明郭子章 《郡县

  • 神安司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北盐步镇。《清一统志·广州府》: 神安巡司 “在南海县 (今广州市) 西南盐步堡。本名秘冲寨,明洪武三年置”。

  • 句漏县

    即苟屚县。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宋书·州郡》:交趾太守有“句漏令,汉旧县”。

  • 乌桓山

    亦作乌丸山。当即今内蒙古区阿鲁科尔沁旗之北的大兴安岭山脉一段。据《后汉书·乌桓传》,乌桓是东胡的一部分。汉初匈奴冒顿灭东胡,余众保乌桓山,因以为号。《辽史·地理志》上京道乌州:本乌丸之地,有乌丸川、乌

  • 滑河故渎

    在今河南滑县北。《方舆纪要》 卷16滑县: “乾宁二年,河涨,将毁州城,朱全忠命决为二河,夹州城而东,为害滋甚。后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渐逼,命段凝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河。自是屡

  • 苏门峰

    亦作苏门哈达。在今河北康保县北。清为内蒙古察哈尔左翼镶黄旗驻地。

  • 塔尔齐山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一百六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0: 塔尔齐山 “其上多铁。有水焉,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

  • 上京

    ①即上都。京都的通称。东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②京都名。(1)唐渤海国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东京城)。《新唐书·渤海传》:“天宝末,钦茂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