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林县

西林县

清康熙五年(1666)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定安镇(旧西林县)。后移于��角村(今广西西林县)。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西隆州,乾隆七年(1742)又改属泗城府。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西与南部和云南省相连。属百色市。面积 2955 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2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八达镇。以宋为上林峒,存林,又处广西极西,故名。南宋置上林峒,属右江道。元属来安路。明永乐七年(1409年)改上林峒为上林长官司,属泗城州。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设流官,置西林县(故治在今田林县西安定),先后属思恩府、泗城府。1914年属田南道。1926年属广西省。1949年属百色专区。1952年撤西林县。1963年复置西林县(县治迁驻今八达镇),属百色专区。1971年属百色地区,2002年属百色市。地处桂西北高原区,全境为山原化山地,山地边缘陡峻,谷地狭窄;中北部及南部有喀斯特石山及小块盆地洼地。南盘江、驮娘江、清水河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薯类、豆类为主。林产以杉、油茶、油桐、栲胶为主。矿产有辉锑、水晶、磷、金等。工业有水泥、电力、木材加工、冶炼等。特产有“西林水牛”、烤姜。公路通隆林、田林及云南、贵州等地。名胜古迹有宫保府、荣禄弟、周邦洞及三江口风景点区。


猜你喜欢

  • 窑头汛

    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窑头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吉安府万安县北有窑头。

  • 官路桥

    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官路镇。《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 官路桥 “在县西二十里。为往来通道”。

  • 易门县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置洟门千户,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易门县,属昆阳州。治所在市坪村 (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元史·地理志》:“县西有泉曰洟源,讹作易门。” 元代后期迁治今县北三

  • ?源口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北��源口镇。《清一统志·武昌府一》:��源口“在大冶县东南”。

  • 丛角山

    在今山东昌乐县南二十五里。《隋书·地理志》:北海郡营丘县“有丛角山”。《寰宇记》卷18潍州昌乐县:“山有三峰,岌如丛角。”俗名崇山。

  • 猫雾捒

    在今台湾台中市西南屯区。为高山族平埔人村社名。连横 《台湾通史·疆域志》 台湾县: “夫台中固土番之地,所谓猫雾捒者也。” 清康熙五十五年 (1716) 由岸里社阿穆请准开垦,为台中市最早开发处。

  • 两河口堡

    在今四川南江县南下两乡(两河口)。《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诸葛寨”条下:“两河口堡,在县南百八十里。”

  • 宏赐堡

    一名弘赐堡。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四十五里宏赐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宏赐堡“在得胜堡东二十里。嘉靖十八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四里有奇,分边十九里零”。

  • 涪溪

    在今四川宜宾市北十里。《舆地纪胜》 卷163叙州: 涪溪 “李嘉谋记云: 黄太史,绍圣初章蔡用事,以前史官得罪,谪安置黔州,二年移戎州,方公之迁以涪州别驾,因自号为涪翁。放浪山水间。初不知有迁谪困侮之

  • 下虒聚

    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北虒亭。《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铜鞮县有下虒聚。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虒亭镇。《汉书·地理志》:“铜鞮有上虒亭、下虒聚。”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