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蠡河
一名浦阳溪。又曰西运河。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其南曰西蠡河, 自宜兴太湖而下,止开浚二十余里,若更令深远,则太湖水来,漕渠一百七十余里,可免浚治之扰。”《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西蠡河“在城南。一名浦阳溪。北枕运河,南接滆湖。相传范蠡所凿。宜兴县有东蠡河,故此曰西也”。
一名浦阳溪。又曰西运河。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其南曰西蠡河, 自宜兴太湖而下,止开浚二十余里,若更令深远,则太湖水来,漕渠一百七十余里,可免浚治之扰。”《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西蠡河“在城南。一名浦阳溪。北枕运河,南接滆湖。相传范蠡所凿。宜兴县有东蠡河,故此曰西也”。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林东镇) 南波罗城(上京遗址)。《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有盐泺。《方舆纪要》 卷18大宁卫: 盐泺 “在临潢城外。其相近者有百狗泺、鸳鸯湖、兴国惠民湖、广济湖”。
亦名大雪山。在今四川越西县西。《方舆纪要》卷74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阿露山“在卫西五十里,即大雪山,东南与小相公岭相接”。
在今山东荣成市西南黄海中。旧名苏门岛。清光绪《文登县志》卷1:“苏门岛一名苏山岛,在城东南海中,北距铁槎山四十里。”
即今天津市东南陈塘庄。旧有津浦铁路良陈支线通此。
即今四川忠县西北丰收乡。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卷2:丰收溪场“距城七十里”。
明宣德八年 (1433) 以和泥之钮兀、五隆二寨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后废。
即莱山。《史记·封禅书》 称:齐有八神山,“六曰月主,祠之莱山”。韦昭曰:“在东莱长广县。”《孝武本纪》作“东莱”,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
在今江西石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鱼骨漈潭 “在县东七十里万山间。石岩倒垂,小潭深靓。岩上飞瀑,下蔽潭口,称为奇胜”。
亦名金滩场。即今四川达县南之石板乡。民国《达县志》卷3:石板店“距城五十里”。
清乾隆四年 (1739) 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隅新城。1912年改绥远县。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城区。清乾隆四年(1739年)于归化城东北筑绥远城,设绥远城厅,为绥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