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戴山
亦名高山。在今四川盐亭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盐亭县:“有负戴山。”《寰宇记》卷82盐亭县:负戴山“在县西一里。高二里。自剑门南来,过剑州入当县。其山龙盘虎踞,起伏四百余里至此却蹲。山有飞龙泉喷下,南流入梓潼江,水色清冷,其味甘美,时以为琼浆水”。
亦名高山。在今四川盐亭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盐亭县:“有负戴山。”《寰宇记》卷82盐亭县:负戴山“在县西一里。高二里。自剑门南来,过剑州入当县。其山龙盘虎踞,起伏四百余里至此却蹲。山有飞龙泉喷下,南流入梓潼江,水色清冷,其味甘美,时以为琼浆水”。
在今四川芦山县东。《方舆纪要》卷72芦山县:石波堰在“县东三里。源出始阳山,用木槽接水溉田”。
在今云南昌宁县南部。《清 一统志· 永昌府》: 黑泉 “在湾甸土州。泉色如黝漆,涨时飞鸟过之即坠,人犯之立毙”。集镇名。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北部、黑河西岸。黑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60。明代设黑泉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南平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境。八年 (634) 属霸州,十三年 (639) 废。
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南二里。《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雷乡驿 “在县南二里。马驿也”。
即灌水。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潼水。《水经·河水注》: 灌水 “出松果之山,北流径通谷,世亦谓之通谷水,东北注于河”。
1913年废姚州改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姚安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中部、金沙江上游,蜻蛉河从县境中部流过。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1803平方千米。人口20.3万。辖3镇、9乡。县
1913年改景东厅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5年改设景东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改景东直隶厅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1985年撤销,改
即今江西安远县东北长沙乡。《清一统志·赣州府二》:长沙营“在安远县北。明成化十九年置,万历四年自会昌割属县境。今为长沙堡”。
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赵丰北。《明史·张辅传》: 永乐十一年 (1413) 辅征安南陈季扩,“与(沐) 晟会顺州,战爱子江”。即此。
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即今广西凌云县。元废。北宋置,为邕州右江道所领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阴西南古美。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