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古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属兴古郡。西晋永嘉五年 (311) 属梁水郡。南朝宋改名新丰县。产锡、铅、银。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蒙自县东南。属益州郡。三国蜀属兴古郡。东晋成帝前属梁水郡。后废。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属兴古郡。西晋永嘉五年 (311) 属梁水郡。南朝宋改名新丰县。产锡、铅、银。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蒙自县东南。属益州郡。三国蜀属兴古郡。东晋成帝前属梁水郡。后废。
即今陕西平利县城。《宋史·王彦传》:“桑仲既陷淮安、襄阳,乘势西向,均房失守,直捣金州白土关。”即此。清嘉庆七年(1802)平利县迁治于此。在今陕西省平利县。《宋史·王彦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即今河南光山县东南六十里白雀镇。明嘉靖《光山县志》卷1:白雀园集“每月凡二日会于此”。在今河南省光山县东南、双轮河西岸。
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清咸丰、同治间,曾为捻军据点。
在今湖南沅陵县西二里。《清一统志 ·辰溪府一》: 凭虚楼 “明王守仁谪龙场,过此寓焉。庭中古松一树,因榜其旁曰松云轩”。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卷65辰州府:无时山“山多茶树,乡俗当吉庆之时,亲族聚会歌午于此”。
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于柳沟堡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七道沟附近。雍正五年(1727) 升为柳沟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四家滩。雍正五年(1727年)升柳沟卫,
一名淡河。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7: 奇尔归图郭勒 “在塔喀尔齐西十里。源出楚辉塔克南麓,偏西南流一百里入博斯腾淖尔”。
①即今福建漳平市东北城口。《清一统志·龙岩州》: 城口隘 “在宁洋县 (治所在今双洋镇) 东五十里,接大田县界。明嘉靖末,漳平知县魏文瑞尝议筑堡于此。今有城口桥”。②即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明嘉靖 《
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清一统志 · 建宁府》: 溪源巡司 “在浦城县东北五十里蔡家岭根。亦名溪源隘。明宣德八年,御史杨禧巡视银场,固请增置巡司。本朝康熙二十年,移驻人和里石陂街”。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东汉改属武威郡。《三国志·魏书·张既传》:黄初中,凉州卢水胡反,既率军讨之,“既扬声军由鹯阴,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