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金置,属宝鸡县。即今陕西宝鸡县东七十里阳平镇。②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北阳平乡。清光绪《潼川府志》卷4:阳平镇“在县西北三十里。蜀汉后皆为重镇。明末毁于兵。宋文同《梓州中江新堤记》:‘西至于罗江,南至于阳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长山。《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古长山“在县东南三十里, 秀拔群山。宋范仲淹尝读书其中,更名读山”。
①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归化江在“县西北八十里。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流经废归化县,因名。东南流入于漓江”。②今越南北部之红河,以流经归化州而名。《元史·地理志》:安南“有归化
即陈仓山。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四十里鸡峰山。《新唐书·地理志》: 宝鸡县有宝鸡山。
北宋置,属沭阳县。即今江苏沭阳县北四十里厚镇村。
秦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县东南。三国魏移治今汾阳县,为西河郡治。西晋改为隰城县。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汾阳市东南。属太原郡。西汉初封夏侯婴为兹氏侯于此。东汉建安中,分匈奴左部居此。三国魏黄初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龙山上。北齐天保七年(556) 建。寺前有燃灯石塔一座,高5.33米。《北史·唐邕传》 载: “文宣 (高洋) 尝登并州童子佛寺望并州 (晋阳) 城。” 即此。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晋王会兵于赵州,南寇邢州。“杨师厚引兵救邢州,军于漳水之东。晋军至张公桥,裨将曹进金来奔。晋军退,诸镇兵皆引归”。胡三省注:“晋军出青山口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即今山西阳曲县。西晋末废。古县名。西汉以狼孟邑置,治今山西省阳曲县。汉、魏属太原郡,晋属太原国。北魏省。
清置,属沭阳县。即今江苏新沂市东南高流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江苏省新沂市东部偏北,东临沭阳县。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流,人口4300。早年高、刘两姓迁此定居,得名高刘;后因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