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邕州

邕州

唐贞观六年 (632) 改南晋州置,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郁江南岸亭子街)。《元和志》 卷38邕州: “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 天宝元年 (742)改为朗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邕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及邕宁、武鸣、隆安、大新、崇左、上思、扶绥等县地。五代晋天福七年 (942) 改为諴州。南汉复为邕州。北宋皇祐中移治今南宁市。元至元十六年 (1279) 升为邕州路,泰定元年 (1324) 改名南宁路。唐代曾为邕管经略使、岭南西道节度使治所,五代曾为建武军节度使治所。


唐贞观六年(632年)改南晋州置,治宣化县(今广西南宁市南),北宋皇祐中移治今南宁市。属岭南道。因邕溪水得名。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及武鸣、隆安、大新、崇左、上思、扶绥等县地。五代晋天福七年(942年)改名诚州,南汉初复旧。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为邕州路。泰定元年(1324年)改名南宁路。唐时曾为邕管经略使、岭南西道节度使治所。五代时曾为建武军节度使治所。


猜你喜欢

  • 流江

    亦名检江。相当今四川成都平原之走马河。《史记· 河渠书》 秦蜀郡守李冰: “穿二江成都之中。” 《正义》 引 《括地志》: “大江一名汶江,一名管(笮) 桥水,一名清 (流) 江,一名外江,西南自温江

  • 巴西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涪县置,为潼州及巴西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隋开皇五年(585)为绵州治,大业三年(607)为金山郡治。唐武德初复为绵州治,天宝初为巴西郡治,乾元初为绵州治。《新唐

  •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明洪武三十年(1397)改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司置,属朶甘卫都司。治所在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康定、九龙及道孚、雅江、泸定部分地。清康熙五年(1666)改为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 乐昌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南乐县西北。东汉废。②南朝宋置,为乐昌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南齐废。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梁化县置,属广州。治所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南二里武水西。《寰宇记》卷159

  • 北涪镇

    亦作北背镇。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长江北岸百汇乡,为往来要冲。清同治《涪州志》卷1:罗云里有北背镇。

  • 补陀罗寺

    即今云南昆明市圆通寺。唐南诏时建。李源道《创修圆通寺记》:“往昔蒙氏窃有此土,……即岩而寺,曰补陀罗。”

  • 文安县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二十五里大柳河镇。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属河间郡。晋属章武国。北魏属章武郡。隋属河间郡。唐贞观二年(628)迁治今文安县,后属莫州。五代周属霸州。清属顺天府。民

  • 济阴县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为曹州治。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六十里。大业初为济阴郡治。唐为曹州治。北宋为兴仁府治。金大定八年 (1168) 城为河水淹没,迁治古乘氏县 (今山东菏泽市),为曹州治。明洪

  • 参卜郎

    在今四川理塘县北。元为吐蕃等路宣慰司治。明为参卜郎千户所。

  • 鉴隘

    在今广西德保县西。《清一统志· 镇安府》: 鉴隘 “在府 (故治在今德保县) 西七十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