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邛州

邛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蒲口顿(西魏改置依政县,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五十五里)。《元和志》卷31邛州:“南接邛来山, 因以为名。”隋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治依政县。显庆二年(657)移治临邛县(今邛崃市)。天宝元年(742)改为临邛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邛州。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等市县地。元属嘉定府路。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为邛县,成化十九年(1483)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为邛崃县。唐代州境盛产瓷器,大邑瓷器轻坚质美。


南朝梁在蒲口顿(西魏设依政县,今四川邛崃市南)置,相传州南界邛崃山,因以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邛崃、蒲江等市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分雅州复置,显庆二年(657年)移治临邛县(今邛崃市),天宝年间曾改为临邛郡。宋属成都府路,元属嘉定府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省州治临邛县入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升为州,1913年废州为邛崃县。


猜你喜欢

  • 天宁关

    在今浙江宁波市甬江东。清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国设此海关。

  • 周家店闸

    在今山东聊城市南三十二里周店村。《清一统志 ·东昌府》: 周家店闸 “在聊城县东南三十二里运河上。南距兖州府阳谷县七级下闸十二里。元大德十二年建。今有闸官”。

  • 弥沙井

    即今云南剑川县西南弥沙镇。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清一统志 ·丽江府》: 弥沙井 “在剑川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有盐课大使驻此”。

  • 南龛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巴中市城南二里南龛山上。分布在云屏石、山屏石、佛爷湾一带。《清一统志·保宁府》: 南龛山 “在巴州南二里”。现有窟龛一百三十三个,造像二千一百余躯。佛爷湾又名神仙坡,是南龛造像的主要集中区,主

  • 江门驿

    明置,在今四川叙永县北永宁河西岸江门镇。《方舆纪要》卷73纳溪县:江门砦“在县西南。宋元丰四年置……今为江门堡,南去永宁一百三十五里,江门水马驿亦置于此”。

  • 东吴

    ①三国吴的别称。因地处江东,故世称东吴。《文选》左思《咏史诗》:“志若无东吴。”刘渊林注:“东吴,谓孙氏也。”②苏州府的别称。明周祁《名义考》:“苏州,东吴也。”也泛指太湖流域全境。(1)三国吴的别称

  • 蔡襄墓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南四十二里枫亭镇锦岭。蔡襄 (1012—1067) 字君谟,仙游人。进士出身,历任漳州军事判官、西京留守推官、福建转运使、枢密院直学士、端明殿学士和开封、福州、泉州等地郡守。工书法,为

  • 锡场墟

    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锡场镇。清置汛,有外委把总驻守。

  • 余庆县

    ①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余庆长官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清属平越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②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置,属绥化府。治所在余庆街(今黑龙

  • 巫县

    战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改楚巫郡置,属南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汉书·地理志》:巫县“有盐官”。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为建平郡治。隋开皇初改为巫山县。古县名。秦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因巫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