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州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宋以后废。
唐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西北。天宝元年(742年)属黔中郡,后属黔州。辖境相当今贵州省都匀市一带。南宋以后废。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宋以后废。
唐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西北。天宝元年(742年)属黔中郡,后属黔州。辖境相当今贵州省都匀市一带。南宋以后废。
即武台村。今山东平邑县东北三十四里武台乡。旧属费县。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作武台集。
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 (旧府城)。《清一统志· 大名府二》: 晚香亭 “在旧府治。宋韩琦为留守,重九日,宴请盐司于后圃,有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澹,且看黄花晚节香。’ 后人因以名亭”。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为川滇边务大臣驻地。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次年升为巴安府。1913年复改巴安县,属边东道。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改为巴塘县。1955年属四川省。古
在今云南腾冲县北明光乡。明、清为腾越九隘之一。见乾隆 《腾越州志》。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兰屯。元 《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哈剌马苦站”。明改哈剌马古站。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十二径“在县西南。又西南为白石径, 皆通阳江、阳春,盗贼出没之处”。
即诺柞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的大部分,河南、浙江的一部分和湖南的一小部分。1938年春,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5月,新四军一部挺进江南
又作博尔济哈台。清雍正十三年(1735) 置,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头台镇。清西清《黑龙江外纪》 卷2: “乌兰诺尔站东到呼兰,雍正十三年设六台。” 其中有 “博勒集哈”。
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一带。《水经·漾水注》: “汉水又西南,径关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 《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十四年 (515),任太洪 “袭破东洛、除口二戍”。除口戍即此。除